在北平图书馆协会上之讲演[1](2/2)
回忆一九一九年,余为《〈水浒传〉考证》,当时假定许多版本,如百回本、七十回本等。第二次修正,日本青木正儿君,又寄示许多版本。尔时百十五回本之《水浒传》,仅六十枚铜元可以得之,余尝购以赠人。逾后渐昂至三元。他种书籍价格之增涨,于此亦可觇之。市上寻书,亦浸不易,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教育部祁君,曾以四元购得某书,而转鬻得五十元。此正为跑小市之酬报、之重赏也。
今日复见各馆及各家藏书,搜集皆有可观,惜余落后,徒有眼热而已。
北平最近编制联合目录之举,极为兴盛,如前数年之《植物学书联合目录》、《期刊联合目录》及印刷中之《丛书联合目录》,尤以尚未脱稿之《西文书总联合目录》为巨大之工作,颇可乐观。此种工作之效用,最美最多,不胜状举。
对于图书馆之入藏书籍,余亦略有意见,即希望各馆间还价不可竞争是也。余自沪来平,极端感觉书价之贵;然各馆之搜藏,皆极其大观。回忆前十余年觅书参阅之难,今则赖图书馆服务之效果,吾人所见之物甚多。然仍须实行分工合作之制,倘馆际缺乏联络,实尚未能尽其妙用也。譬如孔德[图书馆]在收藏小说中为第一,嗣后即设法完成其搜集,他馆遇有此等书籍,即尽孔德购置,俾使发展。
殿本开化纸书,可畀之故宫图书馆。医书一途,可使协和[医学院]专力搜藏。必先有分途之妥协,庶几十元以上之书以至三五元之书,皆可避免重复之财力。据闻北平各馆间每年有三十万元之购书预算,乃南京、上海所不及,近受金涨之影响,经济上不得不加以研究。中国旧书即不免竞争之一端,最大的竞争复在国际之间。如以《永乐大典》残本而论,闻书商言,凡求鬻于东洋文库,大抵该处皆据索值购留,从不还价,此实本国图书馆购书之巨障。鄙意是等古籍应多留一点给中国。各图书馆间一方宜求财力之集合,一方再徐图经费之增加。近松江韩氏藏书求售消息,盛传一时,约值三十余万;
瞿氏铁琴铜剑楼所藏恐亦不能久保;杨氏海源阁书虽归省立图书馆保管,然仍有一部留津待价。预为之,乃图书馆界不可脱卸之重责。倘不先策划,将来不特寒士不能购书,图书馆亦不能购书,惟有坐视欧美或东瀛舶载以去耳。各图书馆现在极应各于经费之中筹出若干,集为准备金,以备购大批要籍之用。珍笈既不患散亡,而再向各处请款亦尽有暇,各馆分书亦易妥议也。有人藏书虽夥,乃以为装饰。有人藏书虽珍,乃视为古玩。两者亦皆知宝爱,甚且扃存租界中,以远不幸,然置而不阅,书之效用何在。此等,则宜予以名誉上之褒扬,设法劝其寄托于图书馆中,斯为双美。
余此次来平,参观各馆,心中皆极羡慕;对于服务诸君尤为钦佩。浅见之言,惭愧无似。此或亦乡下人进大城所同出之态度欤?
【注释】
[1] 1930年6月7日,胡适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看书,适逢北平图书馆协会在此举行本年度第三次常会,被邀作即席讲演。这份讲演记录录自1930年6月《中国图书馆协会会报》第五卷第6期。收入2003年9月安徽教育出版社《胡适全集》第2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