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乐会上的演说[1](2/2)
说到音乐上去,共同生活的精神尤其要紧。你看琴弦管竹,那一件不是要有共同生活的精神呢?我十月在山西看阅兵的时候,听见兵士唱很和平的国歌。当他们单唱的时候,并不见得好听,合唱起来,就非常的好听了。说到国歌,现在还没有好的,合用的。我很希望有一种新的国歌谱出来。
我对于音乐抱了两种希望:
1.不但为个人的,而且为可以代表共同生活的精神的。
2.以音乐的道理助文学的发展。例如苏东坡《琵琶工》: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李后主: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这两首歌词,都是处处合于音乐的道理的。所以我于音乐普及以外,很希望他可以谱之文学上面,使音乐与文学发生关系。
我是一个门外汉,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不多谈了。
【注释】
[1] 1919年11月11日讲,黄绍谷笔记。原载1919年11月14日至15日《北京大学日刊》。收入1992年12月开明出版社《胡适教育文选》此为《墨》书中讲音乐的一段话。很可以代表“音乐的功用是很完全的”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