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樊登讲论语:先进(精装版) > 子张问仁:经常反思自己的做事方法

子张问仁:经常反思自己的做事方法(2/2)

目录

子张是一个爱做事的人,所以孔子跟他讲的是做事的原则。孔子说:“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恭则不侮”:如果你能够恭敬地对待他人,无论是对待在上位的人,还是对待在下位的人,都能够保持礼仪,那就没有人侮辱你。你怎么对待世界,世界就会怎么对待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宽则得众”:作为管理者、领导者,要心胸开阔,在一定程度上容得下他人犯错。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吹毛求疵,每天盯着员工,觉得这儿不行、那儿不行。

千万不要觉得,你能够挑出员工的毛病,就代表你比员工的水平高。挑毛病可以说是人的天性,没什么好值得夸耀的。挑毛病容易,任何人都会挑毛病,为了改善生存状态,人天生就在不断地挑毛病。

老板的眼界高、肚量大,愿意跟随他一起做事情的人才会多。那些没有容人之心的管理者,员工为了不犯错就尽量不做事。老板只能每天自己做事、自己操心,所以最后老板往往成为整个团队犯错最多、最大的人。

“信则人任焉”:如果你跟着别人做事,就要讲信用,说出来的话要能够做到。如此,领导才会重用你,觉得你是值得信任的。“信任”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敏”是机灵、聪明的意思。陕西话里有一个常用词特别好:灵醒。灵是机灵,醒是清醒,灵醒是指一个人机敏、反应快、逻辑清晰。这样的人能够做出事来,成就一番事业。

“惠则足以使人”:当你取得了一点成就,团队整个有了业绩的时候,要跟大家分享胜利的果实,要让大家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这样团队就更容易管理。

一个人出来做事,要么是带领大家做事,要么是帮领导做事,要么是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三种状况用“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都能够应对。

我们读《论语》,更要用《论语》,可以对照《论语》来反思自己。比如,子张如果是一个“敏则有功”的人,他就应该对照这五个词来分析自己还有哪个方面可以更加完善。在《论语》中,我们经常能够读到子张跟别人吵架的内容,是不是他“宽则得众”做得还不好,对待别人有些苛刻,所以才有这么多烦恼?如果是,那么就要慢慢改正。

我们自己也可以对照一下:“恭则不侮”,平常对别人是否做到了恭敬?是不是觉得有人侮辱自己?为什么?反思一下,很可能就能找到原因。我们还可以看看自己待人够不够宽厚,做事靠不靠谱,别人是否信任自己,办事效率高不高、灵不灵活,是不是有足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不是够大方……努力成为仁人,成为有做事能力的人。

孔子因材施教,跟子张说的都是入世之法,就是怎样在世界上立足的方法。这对我们今天做事情依然很有帮助,毕竟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够做出一番事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