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同,不相为谋:目标一致是合作的前提(2/2)
如果在价值观层面双方有很多不确定性,只是因为利益而草率地合作,就会埋下分裂的隐患。
如何判断一个人与自己是道同还是道不同?这的确不容易,但也有迹可循。比如,孔子说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我们可以留心从一些细节处看出对方与自己是不是同路人。
“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人们拒绝别人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但是我也要提醒大家,不要动不动就把这句话说出来,因为这句话一旦出口,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我们要学会对待他人宽厚一点,对自己的要求高一点,“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要让“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轻易出口。
当你想用“道不同,不相为谋”来拒绝别人时,不妨想想也许根本不是道的问题,只是行为方式不同。每个人出身不同、习惯不同、个人经历不同,外在表现就会有差别,这不应该被上升到道的层面。如果一个人总觉得和别人“道不同”,那跟任何人都无法达成合作。
既不能跟真正与我们“道不同”的人合作,也不能随意地把人认定是“道不同”的人。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我们需要知道,道的核心其实是在利和义之间进行选择——一个人做事到底是为了赚钱、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一些更高级的目标,希望能够为社会解决一些问题。我觉得这是“道同”与“道不同”的重要分界线。
既不要总是以这句话来评判人,同时也别忘了这句话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