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如何精准地介绍他人(2/2)
孔子不过是和使者说了几句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慨呢?我们细想一下,会发现这很有趣。如果你要替你的老板说好话,而且刚好说到点上,对老板而言,就是知音难觅。蘧伯玉希望树立一种善于内省的形象,而他的使者能精准地捕捉到老板的最大特点,并很得体地表达了出来。
很多人就不善于抓住人的特点,说不清楚自己的老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尴尬的场面,别人介绍我时说“这是樊老师,他是网红”“他粉丝特别多”“他卖书很厉害”……我在一旁感觉非常不自在。对方的介绍当然也没什么问题,但他说的并不是我想要成为的人。我并不觉得粉丝多就特别了不起,如果有人过分吹嘘我,我就会觉得不好意思,无地自容。
对于这样的介绍者,我自然不会有“使乎!使乎!”的感叹。
如果一个人真的懂你,能够概括你的价值观,能够理解你真正重视的东西是什么,你就会很感动。因此,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应该抓住重点,挖掘特点,帮助他塑造一个更加符合他的价值观的“人设”。
比如蘧伯玉的这位使者,他并没有说“夫子寡其过为天下第一人也”。他如果这么说,就是吹牛,反而与蘧伯玉善于自省的形象相悖了。使者说的是“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简单一句话,概括出了蘧伯玉的价值观和谦虚的性格。
孔子很欣赏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