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者进取:不要苛求同行者尽善尽美(2/2)
子路对孔子而言,就是狂者。子路说话经常没有分寸,喜欢拍胸脯做保证。比如他经常说,如果他来做某件事,一年就搞定了。狂者,起码做到了进取。
“狷者有所不为也”。狷者是类似于颜回这样的人,或者像子游、子夏。他们虽然没有那么进取,但是洁身自好。洁身自好导致的结果是畏首畏尾,比如找他们做一件事,他们觉得自己干不了,很有可能会拒绝。公西赤就是典型例子,他总觉得自己做不了,或者不合适做一些事情,根源是他洁身自好,不允许自己犯错误。
孔子的学生中,狂者、狷者居多。这些人都是可以教育的,把他们往中间拉一拉,更靠近中庸。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狂者、狷者是孔子愿意交往的人。
第二个理解,换了另外一种语境,这句话是孔子的感叹。
孔子感叹自己一辈子都遇不着一个“中行”的人,难道自己只能跟这些狂者和狷者在一起吗?
这么理解的话,孔子对自己只能和狂者、狷者待在一起,感觉很烦恼。
以上两种理解,要看孔子当时说这句话的心情到底是如何的。如果是厌烦失落的语气,那很有可能是第二种理解。
但是我个人倾向第一种理解,因为孔子的人生准则有不“求全责备”,而能够教育狂者、狷者,本身也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