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兴邦:决策者不能搞一言堂(2/2)
作为一个国君,知道自己做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便能做到“戒慎恐惧”,做事情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思虑周全、认认真真。这不就是差不多能够一言以兴邦了吗?
鲁定公接着问:“那一言而丧邦,有这样的事情吗?”
孔子又说,也没那么夸张,不至于因某句话就让国家没落,这几乎不可能。有比较接近的一句话,是一种挺危险的情况,就是有人说“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
“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意思是,我本人对于当国君没有感觉到快乐,唯一让我感觉美好和舒心的,就是我说的话没人敢反抗!
孔子接着说,假如国君说的话是对的,没有人去违背他,当然是个好事。假如他说的话是错误的,或者要做荒谬、暴虐的事情,也没有人敢劝谏,这难道不是很快就会让这个国家衰亡吗?
我想,如果鲁定公与孔子的这段话是即兴问答,那孔子大脑中的知识储备量也太大了,他非常准确地做出了有说服力的回应。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足以让人警戒。因为妃子褒姒不爱笑,周幽王为了逗她笑,把烽火点燃。诸侯们见狼烟四起,以为周幽王有危险,都赶过来帮他,到了之后才发现是一场闹剧,白跑了一趟。褒姒是被逗笑了,但后果是周幽王的公信力全部丧失,等到真的遇到了战争,没有人来帮他,直至周王朝灭亡。
作为一个国君,如果认为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能够实现,不能有人违抗,哪怕自己是错的,别人也要去执行,那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以悲剧收场。
有一次,我和很多创业者聊天,我问大家:“你们在公司里说的话算数吗?”有创业者踌躇满志地说:“关于这一点,我们还是能够做得到的。”我就和他们分析了另外一个角度,我说自己在公司里说的话,很多就不算数。
不要觉得“樊登读书”是以我的名字命名,我的话在公司肯定就是最重要的。一定不是这样的。如果我说的每句话,在公司里一定要实行,大家都必须照着我说的话去做,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一言而丧邦”,作为一个人,你怎么能够保证你每次说的每句话都是对的?很有可能你的出发点是对的,但你不了解实际情况,所做出的决策是错的。如果管理者一发话,大家都去执行,公司总有一天会被带到沟里去。
创业者在创业做公司的时候,不要陷入错误的理念:既不允许自己犯错,也不允许团队犯错。这样没有人会愿意直言公司的错误决策,没有人会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不会有人主动去承担重任,主动去做事情。而且,管理者犯的错误,还会在团队中被放大,最终的结果是没有人愿意负责。因为大家一切都是按照老板的意思做的,出现了坏的结果,人们可以说:“这是决策端的错误,我只是一个负责执行的人,拿工资的员工。这个错误,理应由管理者负责。”
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极为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