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也愚:用成长性思维辩证地看待人的缺点(2/2)
孔子曾经与曾参打过哑谜,说:“吾道一以贯之。”
曾参说:“唯。”
孔子走了以后,别人问曾参:“何谓也?”
曾参说:“忠恕而已矣!”
他认为忠和恕就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核心所在。
后来很多人就评价,说曾参浪费了一次大好的机会,为什么当时不再请教一下孔子,一以贯之的到底是什么,而是靠自己去猜?
曾参猜的“忠恕而已”肯定不对,忠和恕是外在的表现。如果用这个作为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肯定不是孔子的境界。可惜,曾参没有给孔子机会详细论述。
由此可见,“参也鲁”这个缺点是客观存在的,就是因为他反应迟钝,才浪费了这么一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