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樊登讲论语:先进(精装版) > 过犹不及:努力做到中庸之道

过犹不及:努力做到中庸之道(2/2)

目录

比如说努力,这当然是优点。“不及”就是不努力,毫不进取;“过”则是进取到不择手段,aggressive(好斗的)到不择手段。

以上就是“过”和“不及”这两个状态的解释。子贡问:“师是不是更好一点?”子张属于“过”,就是更努力、更使劲。子曰:“过犹不及。”也就是说,过和不及一样,都是有问题的,无法简单地衡量哪个更好。

既然这两个都不够好,那好的地方在哪里?在中间,要追求合适。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在各种各样的事情中,去不断地寻找合适的度,做什么事都能合乎“度”。

生活没有趣味,当然不合适;玩物丧志,也不合适。对孩子特别好,没有问题;好到溺爱,肯定不行;整天批评教育他,也不行。所以要找到一个中间、合适的度。

这种“合适”,有个成语叫恰如其分,人们很难掌控,当然也没有绝对的“中庸”。但正是因为很难掌控,都在追求这种处世境界,反而有趣味。如果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都恰好掌控、丝毫不差,那便少了很多巧合、拼搏和趣味,生活就变成了公式,也就太无趣了。

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调整,尽量地靠近中轴线。在中轴线左右来回地摇摆,一会儿过,一会儿不及,尽量把过和不及的幅度不断地减小,最终活到中庸之道,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就达到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