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傅雷家书新编 > 一九五四年九月四日

一九五四年九月四日(2/2)

目录

到K城后,你的按月零用拿到多少?在海滨一个月,恐怕钱不够花吧?

还有,你现在练新曲子,是否开始仍旧很慢地练?如Fantasy[《幻想曲》],是否仍每天慢练几遍?这是为了恩德做参考,同时也为了要知道手放松后,teic[技巧]的保持是否仍须常常慢练才行。这次的Scherzo[《谐谑曲》]你写的是Op.36[作品三十六号],大概是作品三十九号之误吧?应该是第二支Scherzo吧?Polonaise[《波洛奈兹》]是否尚未练熟?以后的certo[《协奏曲》]预备练那一支早先练过的,还是另外一支?

以后听到别的同学弹奏,希望能来信告诉你的意见和感想。我对音乐上的事太感兴趣了。

八月十六日到二十五日,北京举行了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周扬做总结时说(必姨参加了,讲给我听的):技术一边倒。哪有这话?几曾听说有英国化学法国化学的?只要是先进经验,苏联的要学,别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也要学。据说这种说法在华东是听不到的。

阿敏已开学,功课之外加上提琴,已忙得不可开交,何来时间学乐理呢?想想他真可怜。他不像你,他童年比你快乐,少年时代却不及你幸运了。现在要补的东西太多了。诗、国文,特别要补。暑中他看了《约翰·克利斯朵夫》,摘下来不懂的phrase[短语]共有几百之多;去夏念《邦斯舅舅》,也是如此。我就在饭后半小时内替他解释,不知解释了多少回才全部解决。一般青年都感到求知欲极旺,根底太差,一下子补又补不起来的苦闷。

这几日因为译完了服尔德,休息几天,身心都很疲倦。夏天工作不比平时,格外容易累人。煦良(17)平日谈翻译极有见解,前天送来万余字精心苦练过的译稿要我看看,哪知一塌糊涂。可见理论与实践距离之大!北京那位苏联戏剧专家老是责备导演们:“为什么你们都是理论家,为什么不提提具体问题?”我真有同感。三年前北京《翻译通报》几次要我写文章,我都拒绝了,原因即是空谈理论是没用的,主要是自己动手。

好了,让我歇歇吧,这封信写了两天才写完。我信上的地址倘有错误,望速来信纠正。勃隆斯丹太太那儿,我最近去信,把你的情形报告一番,让她也欢喜欢喜。一切保重!

爸爸九月四日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