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2/2)
第二部分是介绍自己的领袖李敬业,说李敬业是“皇唐旧臣,公侯冢子”,不仅出身好,而且会打仗。他的军队也是威武之师、仁义之师,“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一定会打赢这场正义战争。
第三部分是对天下人,当然主要是对官员的期望。说你们诸位或者是接受过国家的官爵,或者是皇室的亲戚,或者是带兵的武将,或者是掌政的文臣,你们怎么能够忘记皇帝的恩德呢?如果你们迷途知返,弃暗投明,加入到起义的队伍中来,以后还可以加官晋爵,拥有美好前程;如若执迷不悟、死不改悔的话,日后必定是死路一条。最后一句话更是说得豪情万丈:“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这是篇战斗檄文,写得汪洋恣肆,发布之后天下争相传颂。李敬业制造舆论、争取主动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第二步就是继续扩展势力了。李敬业集团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下一步怎么打。可是就在这个问题上,李敬业集团内部出现了分歧。打下扬州后,李敬业就面临着作战方向选择的问题。他当时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北上攻取神都洛阳,这是打天下的路子,是军师魏思温提出来的。他说,我们既然打出了匡扶大唐的口号,就应该直接北上,攻打洛阳,这样天下人才会相信我们确实是要勤王,还政于皇帝,才会拥护我们。而且,我们现在直扑洛阳,打武则天一个措手不及,胜算的把握也要大一些。第二个选择是进军江南,这是割据的路子,是在起兵开始时发挥了关键作用的薛仲璋提出来的。他说金陵(今南京)有王气,而且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就算形势不妙,还可以和武则天划江而治。很显然,两种思路一种是积极进取,一种是苟且偷安。
李敬业是统帅,他会如何选择呢?他听了薛仲璋的意见,挥师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