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武则天 > 二、母子斗法

二、母子斗法(1/2)

目录

李贤和哥哥李弘不一样。他像母亲一样聪明,也像母亲一样精力充沛。小的时候,他读《论语》,读到“贤贤易色”这句话,大为感慨,反复吟诵。所谓“贤贤易色”,就是要重视贤德,轻视美色。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高深的道理,这让高宗大为赞赏。立为太子以后,李贤更有上佳的表现。

首先,他召集了一批学者,为《后汉书》作注。著书既可以彰显才华和志趣,又可以在政治上培养羽翼。这一点,从远说,是效法爷爷唐太宗的秦府学士,从近说,是效法母亲武则天的北门学士,都是为自己培养私家班底。不过,李贤虽然有政治目的,注书却并不马虎。清代学者王先谦曾经说:“章怀之注范,不减于颜监之注班。”是说李贤注范晔的《后汉书》,不亚于唐代秘书少监颜师古所注班固的《汉书》。章怀太子是李贤的谥号。这是对《后汉书注》相当高的评价。仪凤元年(676年)十二月,李贤将此书献给高宗,高宗大喜,赏赐给他三万段丝绸。

太子毕竟是一个政治身份,不能只会读书。唐高宗想要让武则天摄政遭到宰相否决后,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留心培养太子了。于是,李贤也马上得到了监国的机会。李贤处理起国家大事来有板有眼,唐高宗也很高兴,专门手敕褒奖,又赏赐了他五百段锦绣。

太子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而武则天的权力也在进一步增长之中。仪凤三年(678年)正月,因为高宗病重,武后单独登上了光顺门,接受百官及四夷酋长的朝拜。面对着俯伏跪拜的官员,对皇权的渴望在武则天的心中一再升腾。在这种情况下,李贤的崛起不由得让她着急了:这个孩子远比李弘更不好对付!李弘有病,还可以让时间去对付他,可是李贤呢?他身体好,又得人心,已经成为武则天上升之路的一块绊脚石!武则天决定好好调理调理他。

怎么办呢?武则天先君子后小人,从思想教育入手。她让北门学士送了《少阳正范》和《孝子传》两本书给李贤,《少阳正范》是教人怎么做太子,《孝子传》是教人怎么做儿子,显然,这是指责李贤既不会当儿子,又不会当太子。太子没理会,啪的一声就把书扔一边去了。接着武则天又亲自写了若干封信,指责李贤的种种失德行为。对于这样的教导,李贤当然也没什么兴趣听。在他心目中,需要检点一下自己行为的可能恰恰是权力欲旺盛的天后吧。一来二去,皇后和太子的矛盾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宫廷一向是流言蜚语的集散地。就在这时候,宫里头开始散布这么一个小道消息,说李贤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他的母亲,应该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这个传闻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其事呢?平心而论,我个人觉得是有可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