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言十二事(2/2)
武则天先行把民心给稳定下来,接下来的建言就是针对自己的家事了。第三个方面内容是提高母权,要求即使父亲在世,如果母亲去世,子女也应该服丧三年。中国古代不是尊重父权吗?父亲和母亲在家里的地位是不一样的。从丧礼这个角度讲,如果父亲去世了,子女必须披麻戴孝,守丧三年。母亲去世时,如果父亲已经不在人世,同样要服丧三年;但如果母亲去世时父亲仍然活着,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尊重,子女只需服丧一年。武后认为这个规矩不合情理,要求修改。她说,母亲对子女的养育之恩天高地厚,为人子女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简直是禽兽不如。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即使父亲还在世,也要为母亲服丧三年。这一条历来被人们视作武则天提高女权的标志,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她提高的不是女权,而是母权。她想要借助这一条建议来提高母亲在家族中的地位,让母亲和父亲在儿女面前取得大体平等的权力,强调儿女应尊重母亲。这一条显然主要是为武则天自己日后的政治权力服务的。她考虑的是,即使日后高宗死去,她也要在儿子面前保持自己的权威!
第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取悦皇帝。武则天知道,她的权力来自唐高宗,她推行自己的主张也要依靠唐高宗,如果失去了唐高宗的宠爱和信任,一切都将彻底改变。所以,取悦高宗是非常必要的。怎么取悦呢?武则天提了两条建议:第一,“王公以降皆习《老子》”。要求文武百官都得上理论课,学习《老子》这本书,而且,还要把《老子》作为教材,纳入科举考试的体系中去。为什么要学习《老子》呢?这是为了摆平和唐高宗之间的关系。因为李唐皇室尊奉老子为自己的祖先,武则天的这条建议就是向唐高宗献忠心,表示天后还是以李唐皇族为中心的,是愿意团结在唐高宗周围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种政治作秀,希望唐高宗放心,不使他产生疑虑。
第二,提倡节俭,要求服务于宫廷的手工业作坊停止生产奢侈品。唐高宗本人喜欢节俭,他死之后,武则天曾经盛赞他有俭德。既然如此,武则天就投其所好,也跟着提倡俭朴。中国历朝历代都讲节约,但是如果统治者只是口头提倡,再动听的话也不能让人信服。武则天可不是天桥上的把势—光说不练,她是说到做到,带头节约。怎么节约呢,从着装做起。我们现在说百褶裙,裙子的褶子越多越好看,但是褶子越多也越费布。按照当时的礼仪规定,皇后的裙子一般是十三个褶。武则天不是提倡节俭吗?她只穿七个褶子的裙子,让大家看看,天后的裙子可能不美,但是天后心灵美!大家都来学习天后吧。
这份政治纲领,既高屋建瓴,又符合武则天的个人需要,反映出武则天经过二十来年的锤炼,无论是政治素质还是斗争技巧都已经炉火纯青了。此时的唐高宗对这位政治家夫人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立刻下诏赞美天后的远见卓识,并且准备实施天后提出的施政纲领!武则天的威望更高了。
天后在政治上一天比一天成熟,唐高宗的身体也一天比一天衰弱。虽然他比武则天小四岁,但是恐怕要走在武则天前面了。他开始考虑后事。武则天也在考虑。武则天和丈夫已经争了十几年的权力,以后,恐怕要面对的不再是丈夫,而是丈夫的继承人,自己的亲生儿子。那么,面对着诱人的最高权力和割不断的骨肉亲情,武则天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