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武则天 > 一、小公主死亡之谜

一、小公主死亡之谜(2/2)

目录

更重要的是,武则天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条件,她有一个母亲的身份。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一般宫女在照看小公主的时候,对外人的警惕性可能会高一些,但对孩子妈妈的警惕性可能就低一些,所以都是来看小公主的,如果王皇后来了,其他人就会特别注意,如果小孩的亲妈来了,谁都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所以武则天在发现孩子死了之后,她问,谁来过啊?宫女马上回答,王皇后来过。其实都有谁来过啊?王皇后、武则天都来过。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之中,自然地忽略了那个经常亲近自己孩子的妈妈,而只提到了王皇后这个人,就是这句话,使王皇后在唐高宗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由尊重、忌惮转为怨恨了。所以我认为,武则天具备杀死孩子的性格、动机和条件。

所以,尽管看起来过于残忍血腥,我们还是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权力的**是如此之大,它甚至可以吞噬人性和亲情,让一个母亲动手扼杀自己的亲生女儿。十二年后,武则天已经当上了皇后,回想起这个冤死的小女孩,真是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啊。她给这个小女孩加封为安定公主,谥号思,按照亲王的礼仪隆重安葬。这样隆重的葬礼可能恰恰反映了武则天对她深深的歉疚之情吧,不知道武则天的心灵是否真的能够获得安宁和平静。

小公主死亡事件发生后,武则天和王皇后之间的胶着状态终于被打破了。李治心中的天平完全失衡,彻底倾向了武昭仪。根据《新唐书》的记载,他对武则天是“愈信爱”,而且为了安抚她的丧女之痛,还追赠她的父亲武士彟为并州都督。对于王皇后,则是“有废后意”了,第一次产生了废黜王皇后、改立武则天的想法。

皇帝的感情变化很快影响到外廷,王皇后的舅舅柳奭开始不安,主动辞去宰相之位。这样,王皇后在外廷的支持力量也大为削弱,可以说是内外交困。

小公主之死是武则天打响皇后争夺战的第一枪,这一枪击中了要害,打得是稳、准、狠。这一枪过后,武则天的不利局面开始扭转了。

如今,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小公主死亡事件呢?古代人常常把这件事视为武则天阴毒狠戾的标志,认为武则天是天生心如蛇蝎。而现代人受各种思想的影响,又往往乐于为武则天开脱,把她的种种行为归结为不得已。那么,杀死小公主是不是武则天不得已而为之呢?谈不上。如果武则天安于自己的身份,依靠一子一女,即使高宗以后移情别恋,她也完全可以像一般的妃嫔那样跟随子女,平静地安度下半生。但是武则天选择了出手。原本应该最纯洁深厚的母女之情,终于演变成了权力战场上冷酷的筹码。所以在小公主死亡问题上,推动武则天的是蓬勃的欲望和强烈的野心。这种欲望和野心对于一个母亲而言是可怕的,但对于像她这样的政治家而言却是必要的。

从凄冷的感业寺一路坎坷走来,武则天先是突破了父子关系的人伦界限,接着又突破了基于血缘关系的天伦界限。她押上的赌注太重了,她一定要赢。

但是,在帝制时代,特别是在贵族对政治还有重大影响的隋唐时期,谁当皇后,体现皇帝和特定贵族或者贵族集团的盟友关系,可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婚姻问题,这跟今天年轻人的婚姻恋爱大相径庭。今天我对你说我爱你,咱们结婚吧;吵了一架后,你怎么这么烦人,咱们离婚吧;又过了几天,我觉得吵架是我的错,咱们再复婚吧。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废立皇后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能仅凭皇帝的意志,还要得到官僚集团的认可。那么,武则天还能像前番那样一路凯歌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