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论第七十八(2/2)
第六种针,比象于六律。六律六吕,协调阴阳四时,与人体十二经脉相应。当贼风邪气侵入经络,导致阴阳失调,气血堵塞时,我们应用员利针,其形状如长毛,圆而锋利,适合刺治急性病症。
第七种针,比象于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应于人体七窍。当外邪从孔窍侵入经络之间,导致气血凝结时,我们应用毫针。这种针针锋微细而长,持针手法要轻,缓慢进针后轻轻提插,以充实正气。
第八种针,比象于八方之风。八方之风应于人体八处大关节。当来自八方的贼风邪气侵入人体,深入骨缝、腰背、关节等处时,我们应用长针,其形状针身长、针尖锐利,用于治疗邪气深入、病程较长的痹症。
第九种针,比象于九野。九野应于人体全身关节、骨缝和皮肤之间。当病气过盛,在体内扩延时,我们应用大针。这种针针体粗长、针尖微圆,可通利关节、通达气机、消除积水。
黄帝又问:这些针的长短有固定的标准吗?
岐伯回答说:有的。比如第一种鑱针,长一寸六分,适合浅刺皮肤;第二种员针和第三种提针也是同样长度;第四种锋针和第五种铍针略长一些;第六种员利针、第七种毫针、第八种长针都是一寸六分长;而第九种大针则长四寸。这些针的长度都是根据治疗需要而确定的。
接下来,黄帝询问了人体各部与九野的相应情况,以及根据九宫八卦来推测疾病和治疗方法的内容。岐伯详细解释了形体与精神的相应关系、五脏六腑的病变表现及其治疗方法、五味对五脏的影响、过劳对身体的损伤、五味走向与疾病禁忌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岐伯还强调了邪气入侵对人体的影响以及六经气血的多少与针刺治疗的关系。他指出,在制定治疗方法时,应根据气血的多少来选择合适的针刺手法。同时,他也介绍了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的表里配属关系及其在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