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第五十二(2/2)
“手太阳小肠经的根本在手外踝后侧的养老穴,其表象在睛明穴上方一寸的位置。
“手少阳三焦经的根本在第四和第五手指间的液门穴,其表象在耳后的角孙穴和外眼角的丝竹空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根本在手臂肘部附近的曲池穴,其表象在额角和耳前交会点的头维穴。
“手太阴经的根本在寸口之中的太渊穴,其表象在腋窝内侧动脉跳动的天府穴。
“手少阴心经的根本在掌后锐骨端的神门穴,其表象在背部第五椎骨两侧的心腧穴。
“手厥阴心包经的根本在掌后两筋之间,距腕两寸的内关穴,其表象在腋下三寸的天池穴。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观察到十二经标本的病变规律:如果下部的本阳气不足,就会发生厥逆;阳气过盛,就会发生热症。而上部的标如果阳气不足,就会头晕;阳气过盛,就会发热、疼痛。因此,对于实症,我们应该用泻法来完全排除邪气;对于虚症,我们应该用补法来提振阳气,抵抗邪气。
“让我再进一步解释一下气的运行路径。人体的胸气、腹气、头气及胫气都有其特定的运行路径和输注点。例如,头部的气输注给脑;胸部的气输注给胸膺和背部的背腧穴;腹部的气输注给背部的背腧穴和脐部附近的冲脉穴位;腿部的气输注给足阳明胃经的特定穴位。在进行针灸治疗时,我们需要先用手指在穴位上按压一段时间,引导气到达该处,然后再用毫针进行补泻操作。
“这种方法可以治疗头痛、头晕、腹痛、腹胀以及短期的积聚病。对于积聚病,如果疼痛且可以移动的,就比较容易治疗;如果无法移动且不痛的,就比较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