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2/2)
“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分析五脏的阴阳属性。心位于膈上,属性为火,是阳中之太阳;肺也位于膈上,属性为金,是阳中之少阴。肝位于膈下,属性为木,是阴中之少阳;脾也位于膈下,属性为土,是阴中之至阴;肾同样位于膈下,属性为水,是阴中之太阴。”
黄帝问道:“那么如何利用这种经脉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来指导治疗呢?”
岐伯回答说:“在正月、二月和三月中,人体内的阳气主要偏重于左侧的足三阳经。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应该避免对左侧的足少阳胆经、足太阳**经和足阳明胃经进行针灸治疗。同样地,在四月、五月和六月中,人体内的阳气主要偏重于右侧的足三阳经。因此应该避免对右侧的足阳明胃经、足太阳**经和足少阳胆经进行针灸治疗。在七月、八月和九月中,人体内的阴气主要偏重于右侧的足三阴经。因此应该避免对右侧的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进行针灸治疗。而在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中,人体内的阴气主要偏重于左侧的足三阴经。因此应该避免对左侧的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阴肾经进行针灸治疗。”
黄帝又提出疑问:“从五行的角度来看,东方的方位和天干中的甲、乙都代表木的属性。木在春季最为旺盛,与五色中的青色以及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但是,肝脏所属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而按照你之前所说的对应关系,甲日应该与左手的手少阳三焦经相应。这里似乎存在矛盾,为什么呢?”
岐伯解释道:“您所说的是将四季的次序和五行的属性与天干地支相配合的理论。而我之前所解释的,则是根据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来配合天干地支,并以此来说明人体十二经脉的阴阳属性。这两者并不属于同一范畴。阴和阳只是抽象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和范畴中,它们可以指代各种不同的事物。您所提到的矛盾现象,正是由于这种概念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