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一读就懂的黄帝内经 >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1/2)

目录

黄帝问:各种水病,都是肾引起的吗?

岐伯答:是的,肾属于阴性脏器。水气从下往上蒸腾,都是因为肾脏有病,导致水液在体内滞留。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至阴”。当人们过度劳累、**过度或勇敢行动后,汗水会随着肾气一起蒸腾外出。如果此时受风,风邪就会从开泄的皮肤毛孔侵入体内,导致毛孔突然关闭,汗水无法完全排出。既不能进入脏腑,也不能从皮肤排出,就会停留在皮肤的毛孔内,使皮肤浮肿。这种病的根源在肾,我们称之为“风水”。而这里所说的毛孔,就是指汗孔。

黄帝问:治疗水病的穴位有五十七个,它们都对应哪些脏器呢?

岐伯答:这五十七个穴位都是肾气的积聚之处,也是水液进出身体的通道。尾骶骨上有五行穴位,每行五个,这些都是肾所主的穴位。因此,水病在下部表现为浮肿和腹部胀满,在上部则表现为呼吸急促、不能平卧。这是因为肺和肾同时发病,肺病表现为呼吸急促,肾病表现为水肿,而且肺病还会使水气上逆,导致不能平躺。虽然肺病和肾病的症状不同,但它们会相互影响。肺和肾同时发病的原因就是水气同时停留在两脏。

此外,身体上还有其他一些穴位与肾气通行和肝脾经**有关。例如,伏菟上方有两行穴位,每行五个,这是肾气通行的重要通路;足内踝上方也有穴位,这是肾脉下行至脚的部分。这些穴位都是阴脏所联络的部位,也是水液容易积聚的地方。

黄帝问:为什么在春季针刺时要取络脉分肉之间呢?

岐伯答:春季是肝气生发的季节,此时肝性躁急,感受的风邪也较为急疾。但由于肝的经脉深藏于体内,风邪并不能深入经脉,所以只需浅刺络脉分肉之间即可。

黄帝问:为什么在夏季针刺时要取盛经分腠之间呢?

岐伯答:夏季是心气生长旺盛的季节。如果脉象瘦小、搏动微弱,说明阳气充盛并流溢于体表,热气又熏蒸于分肉腠理之间。因此,针刺时应取盛经分腠之间的穴位。由于邪气只停留在浅表部位,所以针刺不用过深,只需透过皮肤即可治愈疾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