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泰极生否(1/2)
“孤看吴王就是太谨慎了!”
“今各家共聚结盟,天地同证,正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若还这般互相提防,岂不是要让天下人笑话?”
“来,这酒我先喝,有毒没毒,一试便知!”
宴席上,曹植口无遮拦,肆意狂饮。
孙登原本还打算找人试酒,此时不由尴尬。
虞翻见状,适时上前解围道:
“君侯此言差异!”
“岂不闻韩昭侯典衣典冠的故事?”
“韩昭侯宿醉,典冠者担心他着凉,找典衣者取来衣服为其盖上。”
“韩昭侯醒来得知此事后,同时斥责二者,说典冠者越权,典衣者失职。”
“吴王的近侍本就有替主上试酒的职责,今日君侯替他揽过此责,岂不是让他有失于主上,要被惩罚了?”
“吴王若不惩罚其过失,岂非乱了法度?”
曹植虽然喜欢无拘无束。
但他的父兄都深谙申、韩之术,自然熟悉这个典故。
于是敛色肃然道:
“虞公此言有理,这是我的过失,自罚一杯!”
饮罢,又对众人道:
“虞仲翔乃真国士!”
“近来人人都将他比作昔年六国封相的苏秦。”
“但孤仔细盘点了一下,他所任皆是百石浊吏之职,官位远远比不上他在推动盟约上的功绩。”
“诸公待虞公何薄耶!”
“孤决定了,自今起,拜虞公为相,让他这位当世苏秦名副其实!”
此言一出,虞翻顿时浑身发抖,激动难抑。
众宾客纷纷侧目。
不过也有人提醒曹植,宗室封地的国相,必须要由朝廷来任命,王侯们不能自辟的。
但曹植已经喝高了,哪管这些,直接以相邦这个古称来尊崇虞翻了。
什么,相邦的邦字犯了汉高帝的名讳?
孤堂堂大魏的县侯,管你这那的?
等长安真封了孤王爵再论!
有了曹植起哄,在场的其他“诸侯”也都纷纷前来凑趣。
虽然无法真的封相,但主簿、祭酒、长史之类相当于“相”的门下吏职,也都不吝给出。
一时间,虞翻身价倍增,成了全场焦点。
这时候,会盟另一发起者,吴国太傅张昭忽然轻咳一声,提醒孙登道:
“大王,此番会盟成功,虞仲翔居功至伟,但他于大王,仍是一介白身,是否有所不妥啊?”
孙登闻言会意,主动请教:
“孤早有嘉许之意,只是不知该封赏什么才算不负虞卿此功。”
张昭指着在座宾客,故意打趣道:
“今苏秦已握有五国相印,独我国不拜相。天下人不会因此轻视苏秦,却会以此轻视我国啊!”
孙登莞尔点头,又请教道:
“然则左右相位皆已有贤能在职,若要另行拜相,必有人要迁走……如何取舍?”
张昭闻言冷笑道:
“早前臣与虞仲翔力主会盟,左右相非但不帮衬,反而私下说风凉话,如何称得上是贤能?”
“今日虞仲翔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才能,这不正好说明那两位的无能?”
孙登这下听懂了,似笑非笑道:
“若如此,这左右二相之位,也该换上一换了。”
而张昭这时候却又装起来糊涂,说事关重大,还请大王召见群臣商议。
他只举荐虞翻一人,余事不论。
但孙登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盟约也是实打实地摆在眼前,哪敢真的不论?
当下稍稍暗示一番,君臣之间便都有了默契。
总之,一场春日欢宴,以论功行赏的方式落下帷幕。
翌日,孙登又邀请众人一同去附近的乌江凭吊古战场。
不过除了曹植依旧兴致盎然之外,其余“诸侯”都各自请辞。
而且理由都十分充分。
比如说豫州刺史王凌,直言近来大汉卫将军麋威南下颍汝,他那边的防区压力巨大。
又如扬州刺史臧霸,说他自来淮南之后,就有些水土不服,不能长时间骑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