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胡八郎的提议(1/2)
北风卷着碎雪,刮得窗纸簌簌作响。
冬天来得猝不及防,寒意在几日之内便浸透了江东的每一寸土地,连庭院里的梧桐都落尽了最后一片叶子。
商青青看着院子里,那光秃秃的枝桠在风雪中瑟缩,像极了这乱世里挣扎求生的百姓。
心里不觉得很惆怅。
她拢了拢身上的貂裘,站在窗前望着外面漫天飞雪,眉头紧紧蹙着。
这几日,逃难来江东的流民越来越多,家里附近的空地上,搭起了一片又一片简陋的窝棚。
寒风中总能听到老人的咳嗽和孩子的啼哭。
她派春桃送去的棉衣和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转眼就被汹涌的人潮分尽。
“少夫人,郡守大人派来的人还在厅外等着呢。”春桃端着一杯热茶走进来,语气里带着几分为难,“他说……想再请您出些粮食,在镇子里多搭几个施粥棚,不然这么冷的天,流民们怕是熬不过去。”
商青青接过热茶,指尖却依旧冰凉。
她不是不愿帮忙,只是如今的情况,早已不是当初那般简单。
初时流民尚少,她还能凭着自家的田地和庄子接济,可现在流民如潮水般涌来,夹杂着逃兵和散匪。
甚至有趁火打劫的恶徒混在其中。
昨日就有丫鬟回报,城郊施粥棚被人哄抢,连锅灶都被砸了。
“我知道郡守大人的难处,可我们家的存粮这样下去也不够呀。”商青青叹了口气,“之前金陵那边的几处良田,如今却被那些宗室子弟强行征收,连个说法都没有,我又去哪里凑这么多粮食?”
一提起被征收的田地,商青青就气不打一处来。
那些逃到江东的北方宗室,仗着自己身上流着皇家血脉,在上虞、金陵一带拥兵自重,根本不把地方官员放在眼里。
她在金陵的几百亩水田,被一个自称“济王”的宗室硬生生夺走,说是要“充作军饷,共抗北蛮”。
可谁都知道,那不过是他们割据一方的借口。
春桃也跟着愤愤不平:“那些人也太过分了!”
商青青没说话,想到胡八郎心里却安定了些。
如今临江王早已遁入山林,不问尘世纷争,她在这江东,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胡八郎。
好在他几日前已经从临江王府回来,此刻正在书房处理事情。
她转身往书房走去,刚推开门,就看到胡八郎正对着一张地图出神。
他穿着一身红褐色锦袍,腰间束着玉带,侧脸在烛火下显得格外沉稳。
听到动静,胡八郎抬头看来,眼中的凝重瞬间散去,换上了温和的笑意:“怎么站在门口?外面冷,快进来。”
商青青走到他身边,将心中的烦闷一股脑说了出来,从流民泛滥的粮荒,到被强行征收的田地,语气里满是委屈和气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