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战争之父 > 分节阅读 199

分节阅读 199(2/2)

目录

但是武器系统他已经做了很大的调整,加强了一倍不止,甚至在车顶隔层内加装了三个导弹射架,可以射六枚国产东神28空对地导弹类似美军地狱火4型导弹。

听了陆扬的话,他沉吟着,很快说道:“以色列这种坦克材料很复杂,对外不公开的。我国包头特钢厂、齐齐哈尔特种钢板厂,也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是性能还不过关。短时间里,我们无法办到呀”

陆扬听他这么一说,神秘地一笑,说道:“我给你一个处方,你去订购包头特钢厂三毫米厚钛钕钢板,再去订齐齐哈尔特钢厂的四毫米厚h21d3钢板。两种钢板中央五毫米夹层充装待氨基硼酸成分的瓷粉,记住要在十五个大气压下以上的压力下压实桶装,这种钢甲的抗击度能抵挡美妙124oo米爆的物质,这种性能比以色列的多米合金要高37,但是重量上要比人家的重2o。”

能说出如此精准的数据,陆扬也不过是只花了五分钟在脑中快计算出来的。

陆扬的大脑里不仅记忆几千万种武器的资料,而且同时还记忆了世界几十万个厂家的材料数据,他能在脑中快建立一个打击和抗击的模型,根据打击力度去选择材料配比,并快在脑海中模拟真实的打击过程,如果把编程和输入数据算在内,比传说的智脑都要快。

陆扬这句话不仅让宋昀一惊,就连一旁正在做事的几个工程师立时放下手上的活儿,惊讶地看向陆扬,有人即刻当即问道:

“这怎么可能呢”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当即问道。

“是呀,钛钕钢板密度小,但是抗撕扯度强,韧性非常好。三毫米厚的此类板材,他可以抗击95o米秒弹头的击穿力已经到头了;夹层中无粘性的瓷粉根本没有抗击抗击力度,虽然摩擦系数很大,但是只有5毫米的摩擦距离,根本起不到什么阻滞作用;四毫米厚h21d3钢板嘛”这位年轻人掏出计算器和纸笔,快地在上面写出一行行公式,密密麻麻地计算起来。几分钟后,他扶了扶厚框的眼镜,说道:“最后一层的的抗击打度为112o米秒。三层叠加后,最多可抗击26oo米秒的爆炸物品,对合金穿甲火箭弹中g4炸药来说,爆破初带达到84oo米秒,钻透力更是可以击穿45毫米厚c4的主动钢甲,而您这种复合钢甲更不在话下,一击就穿”

在这个年轻人计算过程中,陆扬一直安静地等候他的结论,甚至还摆手示意宋昀和周围的人不要说话,以免打扰此人的思考。

“这位同志,怎么称呼你”陆扬看着那双自信的眼神,笑着问道。

“我姓林,名子元。”文秀的小伙子很年轻,看上去绝对不过27岁,但他昂着下巴,一双眼光灼灼逼人,充分显示出他的自信。

陆扬“哦”了一声,转头看向宋昀级其他人,看到有几个人还在皱着眉头,眼光也不定向,显然还在思考中。于是,他用征询的口吻问道:“你们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有问必答,林子元身旁一个岁数在三十几岁的工程师马上举手回答:

“我觉得小林的算法没有错,只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夹层中有十五个压力,十五个压力下的瓷粉本身就能达到非常强的抗穿透力,每平方毫米15公斤的力量对于子弹尖部没有什么阻力,但是对于旋转的子弹侧面,却可以产生几百公斤的阻滞力量,子弹会快停转,甚至被卡在隔层里。我的计算能力不强,现在不能计算出详细的最大阻滞力和子弹的进入的临界度。”

在他的回话中,宋昀已经低声地告诉陆扬,这个人是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张斌,今年32岁,博士后。专门研究装甲武器的,尤其是重装坦克是个强项。

林子元一听,脸色一红,马上又在纸上列出一套公式,两分钟计算完毕,说道:“张工说得对,我的确忽略了侧向旋转摩擦力,这么算下来,15个压力下的瓷粉可以抵消15oo米秒,综合算下来,也不到3ooo米秒,距离这位小兄弟说的124oo还差94oo呢,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您将怎么解决呢”

张斌的话音方落,站在悍马飞车另一边的一个个头不到17o厘米的年轻人插话道:“还有个问题,就是如果装甲被聚能导弹击穿了,夹层中的15个大气压也就不存在了,这时遇到大秒的穿甲火箭弹,怎么办”

本章数字里,有部分数据是真实的,另一部分每经测算,只是估算。切勿对号入座,较劲儿。

第二百七十七章他是谁

第二百七十七章他是谁

装甲的厚度和材质看似只是坦克或装甲车外面的一层衣裳,但是却牵扯到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

钢甲越厚,抗击打能力就越强。但是钢甲不可能无限地厚,钢甲的厚度增加,牵扯出机体的总重量大幅度地增加,如此一来就要求驱动引擎的动力增加、燃料的消耗量剧增。同时,引擎不可能无以复加地加大,在动力不变的或受限制的时候,为了保证战斗性能,武器配置、携弹量都必须适当地减少;同时其动作的灵活性也在减小,机体的度相对会减慢。除此之外,坦克装甲车的造价和战争费用也非常地高。

因此,在坦克、装甲车的设计上就要有一个平衡,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百年前,复合钢甲就出现坦克专家的面前,他们欣喜地现这种钢甲可以完美地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当复合装甲的出现后,炸弹专家也在研究,也出现了例如多级穿甲弹、合金弹头、高聚能、复合爆破等等针对复合钢甲的弹药。

这就是矛和盾的问题,钢甲是盾,攻击弹药就是矛。矛利了,盾就会展;反之盾坚硬了,就会带动矛的展,让他变得更加锋利。

一百多年的研究中,矛和盾纠缠在一起,乐此不彼,一起展。

可能是大家不知道他的身份,话匣子已被打开,一时间,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反对声音特别多,支持的陆扬的声音也不少。嘴仗打到激烈处,大家不满足于嘴上谈兵,几个人敦在地上用石笔化石笔,在钢铁焊接、切割时用于划线的东西在地上画图,书写计算公式。他们的后面,则是战了一大圈的人关注着地上书写的东西,或沉思,或插言指出公式和方程的漏洞。

随着时间的延续,计算公式开始从简单的加减乘除向复杂的微积分方程、化学反应方式展,到最后,牵涉出了物质微观的世界。就连陆扬也要静心地沉湎于那些化学元素符号、微积分符号、多元变量、多元素粒子碰撞之中,心神和思维高旋转,驰骋在研究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