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田埂上的院士(2/2)
另一位负责检测“盐角草”的专家也惊讶地报告。
梁院士没有说话,他站起身,因为蹲得久,身体微微晃了一下,旁边的王助理赶紧扶住他。
但他推开助理的手,几步走到姜穗面前,平日里温和平静的眼睛此刻瞪得很大,
里面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极度兴奋的光芒,他甚至不顾礼节,一把抓住了姜穗的手!
“姜穗同志!这……这!”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带着明显的颤抖,
“这根本不是简单的优选和驯化!你看看这根系活力,这有效成分的富集水平和配比!
还有这植株整体表现出的抗逆性!这分明是……是实现了近乎定向的良性遗传优化!你是怎么做到了?!
这培育方法,还有这些品种表现出来的数据潜力,放在全国都是领先水平!了不得!真了不得啊!”
他紧紧握着姜穗的手,像是握住了一件稀世珍宝,连珠炮似的发问:
“你的亲本选择依据是什么?杂交授粉的控制方法?有没有做细胞层面的观察?后期的筛选标准……”
突如其来的剧烈反应,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
田埂上,王大姐和周嫂子听不懂那些专业名词,
但看到这位看起来就很有学问的“大干部”如此激动地拉着姜穗的手,夸赞个不停,两人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王大姐忍不住用胳膊肘碰碰周嫂子,压低声音却难掩得意:
“瞧瞧!连这老专家都服了咱们穗儿了!我就说穗儿是文曲星下凡!”
周嫂子也抿嘴笑,连连点头。
鲁副师长和林干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如释重负和巨大的自豪。
鲁副师长更是忍不住洪亮地笑了两声,虽然没说话,但那意思很明显:
看!这就是我们部队培养的人才!
跟着专家们一起来的本地农业技术员,以及闻讯赶来看热闹的几位合作农户,更是激动不已。
陈大伯搓着粗糙的大手,眼眶都有些湿润了,喃喃道:
“老天爷,咱们这海坷垃地,也能长出让bJ大专家都叫好的宝贝了……”
面对梁院士连珠炮似的专业问题,姜穗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被老人的热情吓了一跳。
她稳住心神,谦逊地回答:
“梁院士,您过奖了。我其实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主要是靠观察和实践。
选择亲本时,会特别注意它们在恶劣环境下的表现,比如抗风、耐盐碱的能力。
授粉和筛选,更多的是靠经验和……嗯,直觉吧。
我觉得植物它自己也有向上生长的力量,我们只是尽量去发现和引导这种力量。”
她巧妙地将灵田空间和意念引导的能力,归结为“经验”和“直觉”,以及一种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感悟。
这番带着朴素哲学意味的回答,更是让梁院士感慨万千:“直觉!经验!说得好啊!真正的实践出真知!”
他转向鲁副师长,语气激动而郑重:
“鲁副师长,我代表省农科院,正式且迫切地邀请姜穗同志,在合适的时候,到我们院里做一场专题报告!
她的这些实践经验和方法思路,太有价值了!我们必须立刻展开深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