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4(2/2)
“难怪袁世凯出卖维新派,仅此一项就让他博得天下骂名,如果他不称帝继续走强人政治路线缓缓共和的话,说不定百年之后盖棺定论不会弄得那么臭名远扬”谭延闿打开窗户,冷风瞬时涌进书房,而时断时续的鞭炮声也引得他浮想联翩
“你们可曾听见了”光绪皇帝有些兴奋的搓着手问道:“翁同龢”
“是,臣听到了九城鼓舞,可知变法是顺应民心”翁同龢并不像光绪皇帝那么兴奋,但欣慰的神色还是掩饰不住的。
“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我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光绪皇帝笑着说道。
这不是光绪皇帝的“原创”,博闻强记的谭延闿一听便辨认出这是皇帝复述康有为上清帝书中的句子。不能否认,看到日本的明治维新所产生的效果之后,天下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对康有为的“豪言壮语”所鼓舞,几乎所有的年轻士人对此都深信不疑,不过这只是“绝大多数”、“几乎”而已,至少谭延闿肯定除了自己之外,翁同龢是绝对不信的,不然他不会在定国是诏中大谈教育,而少谈官制改革等敏感方面的内容。
对于中国能否走向富强,谭延闿对此是深信不疑的,随着他手中的实力越来越爆棚,在晚清这潭官场浑水中简直是如鱼得水的时候,他越来越坚信如果按照自己心中的既定路线走下去,不敢说“三年强国”,但“三十年让中国成为一流国家”还是很有可能的。至于康有为的“三年强国”之论断,谭延闿不知道康有为怎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但是从这句话上,如果他康有为是个单纯的学者也就罢了,不过要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还说这样的话,那谭延闿也只有将其归为“政客”一列,因为只有政客才是投机主义者,用这样的煽动性语言来开出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
“朕一定要见康有为,一定要见你们谁拦,谁就给朕退下去”光绪皇帝用非常坚决的口气说道。
没有人说话,刚毅只是在嘴角露出了一丝不屑的冷笑,翁同龢的眉头更加紧皱了一下,而剩下来的大多数人,差不多都像谭延闿一般没有任何表情,就像一根木桩一样立在大厅中。
翁同龢知道所有的人都在看他,谁都知道他和康有为与光绪皇帝之间的关系,也知道康有为的上清帝书都是通过他的路子流到光绪皇帝手中的,甚至日本变政考是光绪皇帝让翁同龢亲自抄录的。翁同龢知道在这个时候,别人可以沉默,而自己是绝对无法沉默的,他略微沉吟道:“康有为现在是六品工部主事,召见他,与规制不符,皇上”
“这个容易让他在总理衙门上行走,赏五品衔另外,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弟等人,充军机章京,参与新政”光绪皇帝依旧非常兴奋地说道,他一点也没有意识到翁同龢的犹疑,或者说他是故意的忽略了这个与自己有着最亲密关系的老人对此的态度
“这”翁同龢更加犹豫了。
“启禀圣上,康有为以六品工部主事迁总理衙门赏五品衔,这赏五品衔臣无异议,只是总署乃国之重地,机要所在。据臣所知,康有为只是在工部挂职,并没有一天从政之经历,况且总署要地若调一能力出众之人,臣是欢迎的,不过康有为恕臣并未看出他有何出众之表现其总理衙门行走也不实五品衔能够当的,不说总理衙门行走,就是章京也要五品衔”正在翁同龢犹疑,光绪皇帝兴奋之际,谭延闿趋前一步提出了自己对康有为新任命的反对。
光绪皇帝听后一愣,看了看谭延闿后说道:“如果朕没有记错,状元郎和康有为是同年”
“圣上没有记错,臣是康有为的同年,不过臣在举人之时就已经是四品军机章京,是通过内阁考试的五品章京经过吏部考核之后升任的臣不才添为总理大臣,也是要经过层层考核才一步步走来,由军机处转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四品章京任总理衙门行走,这还是当年甲午善后的一时权益之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机要重地,臣很难想象一个只有挂职的人能够得入,恕臣无法遵旨”谭延闿面目表情地说道。
谭延闿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为官经历很少有人知道,不过他能够进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那是李鸿章和恭王奕訢联合做保的,甲午善后为总理衙门行走,而胶州湾中德军事冲突谈判升任总理衙门大臣他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一直都是“挂单”,他也从来不再总理衙门出现,所有人几乎都已经把他这层身份给忘了,不过现在提起来,众人才发现原来笼罩在谭延闿头顶上的光环可真多啊
仿佛得到了什么启示,刚毅也站出来说道:“如此草率提拔康有为,臣等不服”
“啪”光绪皇帝用手重重地拍了桌子厉声说道:“朕看重的人才难道还要你们来指手画脚么刚毅、谭延闿你们退下”
刚毅脸色大变,连最起码的君臣之礼都没有,直接挥袖而去。
而谭延闿则跪下来将自己的顶戴花翎拿下放到身前淡淡地说道:“圣上如果强制把康有为安排进总理衙门,臣也无话可说,不过臣只要一天是总理大臣就绝对不能看到康有为在总理衙门这样的重地行走若圣上一意如此,臣唯有辞去这总理大臣之职”
说完跪安之后,谭延闿留下了地上的顶戴花翎,就这样光着脑袋走出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