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3(2/2)
“组安,我们得手了”沈静走到谭延闿身后有些掩饰不住喜悦地说道。
谭延闿接过电报略微扫了一眼说道:“对于我们而言,想要弄死一个人不算难,即便是荣禄这样的高官重臣所欠缺的不过是机会而已,这算不得什么现在我们的大麻烦算是解决了,同时也是为翁同龢和那个小皇帝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不过以后我们北洋可要浮出水面自己独立行事了,想想这些心中总是挺别扭的”
“我们不可能总是藏在别人身后,总是要站到前台来的,从胶州湾事件之后我们北洋想像以前那样躬着身子做人的日子就已经过去了”沈静笑着说道。
相对于谭延闿这样手中握有强力实权,但是在政治上鲜有强硬立场而言,沈静觉得韬光养晦固然是好,只是谭延闿做的有些过了,直到被人欺负到脑袋上来的时候才知道反击。对于北洋走上前台,重现李鸿章昔日北洋之风光,沈静一点都不意外,甚至觉得谭延闿手中的北洋得到这些应当是理所当然。好在谭延闿也没有让沈静失望,谭延闿也不是个软柿子,不要说被人捏一下,就是碰上一下,连荣禄这样等级的人也直接被灭掉,所谓杀伐果断,这个雇主的性格是个干大事的人。
谭延闿听后微微笑了笑说道:“这下可是如你所愿了,荣禄这个麻烦算是被我们给解决了,翁叔平那边有什么回音我们开出来的条件,复生也应该给个说法了吧”
沈静说道:“翁同龢那边似乎对军费控制已经不那么严了,这几个月户部解送北洋的欠款前几天全部补齐,虽然没有最后回音,但至少这也是个姿态”
谭延闿点点头说道:“算他识相下一步如果顺利的话,我打算重新启动新一轮的旅顺造船所造舰计划,朝廷里面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争,我们有北洋陆军在手谁也不敢对咱们使脸色,唯一可虑的便是窥伺由我北洋的日本和俄国。文渊兄,早上我差人送到你处的文件看过了么我觉得边防局势非常的不乐观”
按照谭延闿的规定,每个月北洋系统内都会下发一份国际形势报告,这份报告基本上是由分属直隶总督幕友堂和山东巡抚幕友堂内“国际关系科”幕僚根据各国报纸与中国驻外各国使节所返回的各种消息综合成一份报告。当然对于日本还有更加详细的介绍,甚至包括一些令人想象不到的东西日本的物价。
当然谭延闿是没有能力来统计全日本的物价水平的,但是就东京等日本大城市的物价,尤其是米价进行统计还是没有问题的,而沈静得到的报告更是详细,里面还有一项物价是他所没有想到的东京妓女的价格。
报告关于日本的内容篇幅很长,不过只得出了两个结论一个便是日本的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物价飞腾,东京大城市以米价为主要的衡量指标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而大城市周边村镇中开始出现了百姓抢米砸店的风潮;第二个则是日本正在加快扩军的脚步,无视其经济和社会状况的恶化大力拓展军备,尤其是海军军备扩充则更为厉害。
沈静在报告上看到谭延闿的批示是“1892年的日本”。1890年的时候,日本军费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八,但是在1892的时候日本军费暴增到百分之四十五,而现在日本的军费开支已经不止是占到国家财政的半数问题了,而是举债买战舰,其势头比甲午年之前更加险峻。日本要干什么沈静看到这份报告之后就明白了,连日本妓女的价格都在暴跌,可见这个国家的疯狂。
“这就是你要强行启动战列舰建造计划的原因以我看来形势虽然严峻,但是我们的靖海级装甲巡洋舰也不是很不错么为什么不稳妥一些多建造一些靖海级装甲巡洋舰呢旅顺那边不是回信说一艘战列舰的价格相当于两艘多装甲巡洋舰么”沈静问道。
谭延闿微微皱着眉头说道:“从新一轮日本购舰的目标来看,日本重战列舰而轻巡洋舰,外购战舰计划中虽然是两艘战列舰和三艘巡洋舰,但是他们的巡洋舰和我们是不同的,无论在防护能力还是火力等各方面指标都无法和我们的靖海级巡洋舰相提并论。日本人这么做也是有很大的原因,缺钱固然是一方面,但是也必须看到我们的装甲巡洋舰就是再多,单独一艘是无法与之相抗衡的再者日本不会放过北洋,我的心中又何尝不愿意放过它”
沈静的眼皮一阵猛烈的挑动,在甲午年大败之后,中日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战争而变得极为紧张,反而好像走向了“蜜月”阶段在南方,很多现代学堂的留学生主要留学方向便是东度日本。之所以是“在南方”也是因为谭延闿控制着北中国,在北洋的影响下,无论在留学生留学还是工商业合作等方面,北洋严格与日本“划清界限”,至于东海、黄海海面上两国海军一见面就是炮口相向的对峙更是火爆非常。
谭延闿这种举动在沈静眼中多少有些是不可理解的,在他看来和日本打仗打输的是李鸿章。李鸿章发誓一辈子不履日土,甚至在周游列国经过日本的时候,日本方面已经做好了迎接的准备,但是李鸿章以七十多高龄宁可冒着风险从跳板上完成换船也不愿意去日本。谭延闿对日本的仇恨和顾忌已经超过了“正常水平”,甚至在得知张之洞想要从日本订购鱼雷艇的时候,不惜扣住南洋款项来做威胁,宁可以更加优惠的价格来抢夺这份订单。
谭延闿的“仇日”情节在很多人眼中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北中国在看到南方向日本“学习”的浪潮之后也曾发出类似的呼吁,但是谭延闿置之不理。北中国的对日贸易只有南中国的一两成,日本曾向汉阳钢铁厂订购铁轨,并且也打算像北洋那样从汉阳钢铁厂订购哈维热德钢或是克虏伯装甲运抵欧洲来建造战舰以降低造舰成本,但是谭延闿一口就回绝了,盛宣怀也因为此事碰了一鼻子灰,招来了谭延闿的记恨。盛宣怀没有想到谭延闿的记恨来的那么猛烈,几乎是将其扫地出门,就是广东的李鸿章也发电严厉斥责了他一顿。
看着沈静有些惊骇的眼光,谭延闿冷冷地说道:“日本乃是中国心腹之大患,不彻底打断它的脊梁,让它彻底臣服于我们,说不定在我们运气差点的时候就要轮到我们倒霉了”
“打断日本的脊梁”
“不错我需要北洋的海陆两军能够进攻日本,彻底将其摧毁,朝鲜、琉球是我们的,远东也只有我们一个声音至于日本必须百分百的无条件服从我们的意志,瓦解它的工业基础,瓦解它的军事,使其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