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洋 > 分节阅读 201

分节阅读 201(2/2)

目录

亨利亲王能够很好的理解谭延闿所说的英国海军战略,也正是因为他也是马汉学说的追随者,而他也通过助手知道中国的马汉学说书籍都是由眼前这个年轻人所翻译的。

“中国相对于德国是一个弱国,不过按照这一战略充分积极的集中我国所具有的海军资源,我相信它会使作为强国的德国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不会采取某种军事行动”谭延闿嘴角微微翘起,而在亨利亲王的眼中,这个微笑不是挑衅,但却是一种威胁。

联想到现在眼前这幅北洋海军集结在胶州湾的场景,亨利亲王有些后悔答应谭延闿来胶州湾了,在这里他的狡猾的对手充分向他展示了谈判桌上语言难以达到的效果北洋海军在亨利亲王的眼中相对于德国而言确实是弱小的,但是眼前这支看上去似乎是杂牌海军的舰队,如果要真的集中起来,对德国而言要派出多少远征舰队要消耗多长时间才可以摆平这支舰队要知道除了刚刚发生的胶州湾事件之外,德国海军还从来没有在这么远的地方跟敌人打一场海战

看到亨利亲王沉默不语,谭延闿心中笑了,这么长时间被对手挟大国实力来压迫,谈判桌上的鸟气他早就受够了,若不是他还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摆平政治上的对手,他早就和亨利亲王拍桌子了。

“有人说陆军是命中注定要被海军发射除去的一枚炮弹。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因为在战争中只有通过占领对方的领土才可以最终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过这需要双方中的优势一方不仅有强大的海军能力,还必须有远征的能力”

亨利亲王听到这里,眉毛一挑冷哼了一声:“难道总理大臣阁下怀疑我国没有远征的能力么”

谭延闿听后说到:“我当然相信贵国有远征的能力不过康华利和纳尔逊舰队的阴影即便控制了某些地方的局部水域,但是当时的英国主力舰队再做些什么它们依旧防卫本土,免得晴天霹雳措手不及英国之于德国就像日本之于我国一样,难道贵国就这么自信对欧洲海域完全掌控在手中么”

听了谭延闿的反问之后,亨利亲王沉默了

谭延闿感觉刚才的话实在是有些咄咄逼人,不过这段日子在谈判桌上他受够了亨利亲王以战争相威胁的鸟气。以往谭延闿觉得自己的反驳太过“苍白”,显得底气不足,这一次将北洋水师的实力展现出来,当然北洋水师相对于德国海军还颇为“寒酸”,但是眼前的这些战舰足以给亨利亲王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在胶州湾北洋海军配合炮台将德国远东舰队一锅端的情况下,正是打击亨利亲王,破碎其武力梦想的好机会。

亨利亲王和谭延闿站在船首,因为两人的地位原因,中德双方的随行人员都没有靠上前去这两个人的意志可以说能够决定最终中德谈判的最后结果,双方长时间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也没有什么结果,也许在这船头独处的一段时间,双方的随从人员都希望自己的“老大”能够说服对方。

“亲王殿下平时都喜欢看什么书”谭延闿笑着避开了话题,想要活跃一下两人之间的谈话气氛,毕竟除了眼前军港内的战舰之外,胶州湾还是相当美丽的。

亨利亲王有些疑惑地看着谭延闿的双眼,似乎想要从中读出什么来,不过他很快便放弃了这种想法说到:“平时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书,要知道平时我的事务是相当繁重的”

“呵呵,亲王殿下此言过虚了,你我在谈判桌上谈了这么长的时间,对于亲王殿下的博学,在下是相当佩服的,身处您这样的高位还有如此渊博的知识,真的是令人非常佩服”谭延闿笑着说道。

亨利亲王听后,脸上的神色放松了许多,也微微笑着说道:“总理大臣阁下的学识也令我非常佩服,据说按照贵国选拔人才的方式,你是最近二百年中三个最优秀的人当中最年轻的,也是唯一健在的一个”

谭延闿摆摆手说道:“亲王殿下可能对我国的人才选拔考试并不清楚,诚然在一个数亿人口的国家中能够通过三级考试并且每场考试都是第一并且走到巅峰的人是很荣耀,这种荣耀甚至于超过了拓土万里的英雄,可是在下却并不稀罕的,相比之下我更欣赏贵国的俾斯麦王爵哦,请不要误会,对于他与贵国皇帝之间所发生不快我只能表示遗憾,但是不可否认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亨利亲王摇摇头说道:“这没有什么,我并不介意,俾斯麦王爵是德国统一的功臣,这是谁也无法抹杀的,即便王兄并不喜欢他”

谭延闿听后颇为意外的看看亨利亲王,在前生记忆中的历史课本上,谭延闿是没有有关威廉二世皇帝与俾斯麦交恶的记载的,而俾斯麦这个在百年后依然大名鼎鼎的德国缔造者在谭延闿的认知中理应受到所有德国人的尊重。不过当李鸿章访问德国会见俾斯麦的时候,谭延闿那简陋的情报来源告诉他俾斯麦和德皇之间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这彻底颠覆了他又一个固定认知,从而在短时间内搜罗到俾斯麦在这个时代所有的资料,最为强悍的便是傅彩云居然给他提供了很多隐秘的资料,毕竟傅彩云曾经在德国的上流圈子里面混迹多时,可以说在国内对德国的了解很少有人能够比得过她。

亨利亲王对俾斯麦的态度使谭延闿认识到这个亲王与他的哥哥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至少不会因为政见的不同而诋毁俾斯麦,这大大增加了他对亨利亲王的好感。毕竟记忆中的教科书对俾斯麦的称赞可以说是极高的,而谭延闿在得到这个时代俾斯麦的第一手资料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