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洋 > 分节阅读 156

分节阅读 156(2/2)

目录

汉阳钢铁厂作为谭延闿旗下的重工业部门的核心组成部分,不敢说是紧跟世界水平,至少也别被西方拉下十年的差距当赫德在推销英国战舰的时候就向他介绍过哈维热德钢装甲这种比钢面铁甲更为先进的战舰装甲,一直以来他还以为钢面铁甲是最好的装甲,没有想到现在就已经过时了而赫德此时也恨不得想要抽自己两下,他没有想到谭延闿对哈维热德钢装甲比对君权级战列舰的兴趣还要大,反过来在无线电通信技术转让上一定要以哈维热德钢装甲和相关生产设备作为交换,这弄得赫德有些左右为难。

天津机器局车间,一块厚约二百毫米的钢板横置于水压机工作面上,在唐伯文的命令下,工人们开启水压机挤压钢板,而旁边的一些技术人员在观察钢板表面变形情况,另外还要记录水压机现在的数值同一天也是同样的钢板在大沽炮台接受炮弹实弹射击检验

“组安,汉阳钢铁厂十天前送来的钢板样本我已经在天津机器局和大沽炮台分别做了试验,现在实弹检验刚刚结束,效果非常良好汉阳钢铁厂所生产的钢面铁甲样本基本上符合了我们从英国喀墨耳厂进口的钢板质量,两者在各项检测中的数值基本上相差无几”在直隶总督府的小会客厅中,谭延闿接到了唐伯文用大沽炮台的电话传来的消息。

这部电话可以说是目前天津唯一的一部电话,这还是李鸿章时代所安装的,直接连通直隶总督衙门和大沽炮台,以便应对不时之需。而此时谭延闿通过这部电话在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汉阳钢铁厂所仿造的钢面铁甲在数月之后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果,当然此时汉阳钢铁厂也只能是试制成功,想要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还需要一段时间,无论怎样,造舰的三大问题中舰炮和装甲问题基本上都有了确定的结果,剩下来的就看旅顺那边仿造三气缸立式三涨式蒸汽机的结果了。

不过在重建北洋海军拨款下来的同时,唐伯文已经在旅顺同主持新舰建造的魏瀚、陈兆翱、郑清廉等人共捧龙骨安置船台。在旅顺船坞将会同时开工建造两艘排水量在三千五百吨的钢面铁甲快速巡洋舰,其中的一艘将会安置从英国进口的三气缸立式三涨式蒸汽机,而另外一艘将会安装由天津机器局在福建船政局引进的专家指导下生产的六千五百匹马力的蒸汽机同前者相比所建造出来的战舰由于蒸汽机的体积稍大,燃煤效率不高,所以在照顾战舰性能的同时压缩了储煤量。

为了节省工时工料,旅顺船坞采取了数舰并造的方式,同时开工的还有两艘仿造新进的飞霆鱼雷猎舰,排水量八百五十吨,航速二十三节。如此之大的造舰工程,即便是福州船政局在其鼎盛时期也未曾有过,但是谭延闿此时手中握着大把的银子,朝廷的重建海军拨款数额又远比以前预想中的要多二百万两,他认为即便走一些弯路培养中国自己的造舰人才,这些银子花得值得。只要旅顺船坞此次大规模造舰工程顺利,两艘主力战舰在建造完工后整体性能达到设计目标的话,那他就可以以更加充足的理由来说服清廷继续进行自造战舰计划,而由此产生的效果将会是第一期一千万两海军拨款将足够建立起一支远东最强大的舰队,不敢说对付英国和俄国,但是应对日本的海洋威胁却是足够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苦涩的国歌

即便谭延闿在北洋海军上最近投入的比较多,但是他心中却很清楚自己的根基还是在陆军。从旅顺海陆联合演习回来集结军队完毕之后,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新建陆军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军事训练。这次新建陆军训练得到了萧轩等这些从德国回来的军事留学生的大力协助,训练计划更为科学,而不像谭延闿训练士兵那么奢侈每名士兵在实弹射击训练中,每月消耗子弹不过才几十发,不过得到老兵和教官的指导,虽然实弹射击的子弹数量减少了,但效率却大大增加了。

新建陆军的训练水平在节节提高,但是谭延闿依旧是保证一个月有二十天的时间待在新军军营,而且每个月都有十几天的时间晚上回到小站军营进行夜间抽查或是演练。他不敢放松对新建陆军和直隶督标新军的控制,除了和新军士兵在一起督促训练,还要不时的给新军军官上课或是进行演讲讨论。

在新军军营中由于士兵军官的文化水平比较高,除了有萧轩这样从德国学习军事留学归来的军官之外,还有很多从科举制度中走出的童生、秀才甚至是举人。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对中国冲击最大的就是知识分子,无论是留洋受过新式教育的留学生也好,还是科举制度下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这场战争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铁与火的交锋,更是改良与守旧、东西方文化的剧烈冲突。

就算是萧轩他们留学德国的军官,他们也是有着很深的国学根底的,那手毛笔字写得也是极为漂亮,谭延闿深知新军从上到下的士兵和军官对甲午战争也都有深刻的思考。谭延闿在新军中开展“富国强兵”系列的演讲和讨论,并不是培养革命党,恰恰相反他需要控制新军思想的进度,既不能向落后守旧的边缘靠拢,也不能极速的向革命党前进。

对新军思想谭延闿必须做到引导但又不能过于激进,在同新军军官和士兵进行广泛交流的时候,他也发现新军自己的“堵不如疏”的政策还是颇得人心的,并且还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萧轩他们在德国的经历也引起了一样有着留学德国的段祺瑞等人的共鸣,段祺瑞居然还为了辫子向国内专门发电报请示可以剪辫子的问题,结果为此还挨了顿训斥,这和他回国后没有受到重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像段祺瑞这样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北洋军阀人物,谭延闿一直以来说不上防备森严,但也是有意识的回避他们,并不重用他们。不过时间一长了谭延闿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历史名人真的非常有本事,早期和段祺瑞一起留学德国的吴鼎元、商德全、孔庆塘、滕毓藻几人除了吴鼎元在火炮制造技术上格外优秀,由军职转为技术人员调往上海江南制造局之外,包括段祺瑞在内的其余四人都是新建陆军炮兵中的精干力量。

也正是因为段祺瑞等人的能力实在是太高,谭延闿才决定改变路线让非侍卫队出身的军官把持一部分新建陆军的核心军权。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