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5(2/2)
谭延闿用手示意陈兆翱坐下后说道:“这致远和靖远的改造是我建议李中堂这么做的,当时负责改造的英德两国工程师也曾明言这样改造的缺陷,但是当时的情况非常紧张,李中堂为了给北洋水师留下日后的种子已经决定剩下的三艘战舰停留在旅顺军港之内,以要塞炮台为依托保住军舰当时我曾经致电纪孟兄,提出了这样的改造方案,为的也是必要时刻靖远和致远坐沉旅顺港充当固定炮台,是以才会有这样的改造方案”
唐伯文在一旁听后说道:“当时的情况的确是这样,而且也是因为江南制造局运抵天津的正好也有八门二百六十毫米火炮,为了抓紧时间完成改造,这八门二百六十毫米舰炮就先用在了致远和靖远身上”
谭延闿对陈兆翱笑了笑说道:“现在战争已经过去,尽管威胁还在,但我和李中堂对于北洋水师战舰的使用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海军使用思想上的不同会造就出不同风格的海军现在既然陈兄和诸位同仁都已经提出来了,那靖远和致远就不能再当成炮台了,改装工作将会择日尽快进行”
第一百四十四章 演习
这次由北洋海军将官列席的“造舰会议”对于中国海军有着深刻的影响,自从八年前平远舰建造完毕之后,中国无论是南北洋都没有再建造过这样先进的现代化战舰。八年之后以旅顺基地为核心,天津机器局、上海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和武汉钢铁厂,这些在目前中国来看都是最顶尖级的重工业中心部门将会联手打造新一代的中国自造战舰。
仅仅是将这些部门团结在一起,并且获得朝廷的应允,谭延闿就忙活了很长时间,谭钟麟、张之洞、刘坤一等数位中国最有权势的地方总督,再加上恭王奕訢和荣禄在军机处册应才达到这个目的甲午战争给谭氏父子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同样在继承李鸿章所遗留下来的巨大的北洋遗产的同时,他们也不得不面对北洋萎缩的局面,他们没有李鸿章这么高的声望和资历,所以在甲午战争结束之后,北洋海军的很大一部分权力都已经转移到海军衙门的手里。
权力的转移和日后所要面临的海疆冲突是谭延闿迟迟不愿意对北洋水师进行大规模投入的最直接原因,哪怕是重建北洋陆军的“养狗”策略对谭延闿有一定的影响,但在谭延闿心中,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安危很大程度上是建立能不能有一支威慑力极强的海军身上。
恭王奕訢出于为满清贵族的江山考虑,自然是力主重建北洋水师的;而荣禄也希望通过谭氏父子来掌握北洋的军事力量,再加上谭延闿对荣禄的顺从,这更加坚定了荣禄在军费和政策上对北洋的倾斜。说实在的这全是靠荣禄的力量,才使得谭延闿重新从海军衙门的手里的将北洋水师和海军基地的权力争取回来,借助朝廷即将要拨下的八百万两重建北洋水师拨款,先在面子工程上重建北洋水师再说。
“这旅顺口是一个不错的要塞,但是它的出口实在是太差了,很容易让人堵在家门里打。我认为海军就是在大洋中进行决战,而不是被人击沉在家门口里,中堂大人有中堂大人的考虑,我也有我的想法,就是因为我们一而再再而三的对日本做出让步,才会酿出甲午惨事,当年若是能够定下决心,趁着长崎之乱直接将日本海军摧毁,强迫其签订条约,也就不会现在这档子事了”谭延闿的话也许周围从福建船政局调来的技术专家们并没有感到什么,但是周围列席会议的北洋海军将领们却深有体会,尤其是林泰曾,他就是当年的当事人之一。
“海军是用来进攻的,而不是看家护院的,纵观西洋列强各国之海军莫不过如此,即便是咱们的近邻日本,它的海军也是用来开疆拓土的我这里有本书想要送给北洋海军诸将,这是新翻译列强海军的一本重要著作,希望你们拿到手中之后,能够研习一番我想说的是,这本海权论同时和你们所使用的军舰有着很深的联系,先前之战法已经渐渐过时了”谭延闿说完让副官将早准备好的海权论分发给北洋海军的众多将领。
“据说这本书奠定了后世美国强大的海军,取英国而待之,我的野心还没有这么大,只要能够将那个野心勃勃的邻居变成太监这就足够了”谭延闿看着所有人都好奇的翻看海权论,心中不由得想到。
“造舰会议”结束后,整个旅顺海军基地就变的更加繁忙起来,这里将会进行数十年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其中实弹演习占了相当重的分量自从谭延闿在闽浙总督府练兵开始,他就对实弹射击尤为重视,这种习惯最后被带到直隶督标新军的训练中,随后大沽炮台两次军事演习中实弹射击也是重中之重。
与已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实弹演练中还加入了海军舰炮的实弹射击,按照北洋海陆两军所制订的演习计划,这一次演习中北洋海军战舰将会发射八十枚左右的各种大口径炮弹。这么多数量的大口径炮弹用于演习,这在李鸿章时代的北洋是极为罕见的,甚至是从来就未曾有过的每一次海军大阅,北洋海军向靶船发射的舰炮炮弹都是填充沙子或是实心铁弹,几乎从来就没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