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洋 > 分节阅读 134

分节阅读 134(2/2)

目录

“怎么胡燏棻练兵也有一年了吧,练到现在新军就使用这些货色”谭延闿将一支黎意后装枪扔到一边,他原以为胡燏棻就算练出来的士兵不怎么样,至少这武器应该不用让他操心了,但是看过从马厂迁到小站新军营的新军装备后,他还以为进入了枪炮历史博物馆枪炮完全没有划一,有的日造,有的俄造,有的德造,式样既旧,款式又杂。黎意后装枪、1871毛瑟后装枪、美国的文切斯特、英国的马提尼亨利和米斯耐得后装枪,最先进的恐怕是江南制造局仿造外国枪支式样设计制造的装弹五发的快利枪。

“虽说这枪械的发展方向是越来越向小口径发展,但这两千多人所使用的枪械种类多达六七种,口径从十一毫米到十四毫米,林林总总如果这真要打起仗了,别的不说,光是这步兵所使用的弹药种类供应,就可以让任何一个军需官濒临崩溃的边缘”谭延闿的军事知识都是来到这个时代才现学习的,但是加上他的见识,简单的一看心想这样的军队如果还能够打胜仗就见鬼了,除非对付那些手持长矛大刀的农民起义军,跟外国开战那是打一场败一场

“子瑜兄,将这一万新兵蛋子训练成合格的士兵,这就要有劳你们这些从德国回来的高才生了你也看到了,这些武器是不行,还好我们还有直隶督标做参考,你先照着直隶督标新军的武器标准,在三天内给我拟写一个章程,我好朝上面弄军械去”谭延闿将刚才扔到地上的老古董给踢到一边去。

为了弥补正规教官的不足,谭延闿特意从已经考取德国正规军校的那十几个精英中选出一个带领着归国的十五个一年期受训的士官回国,而子瑜便是其中的那个最为顶尖的佼佼者萧轩的字。萧轩是光绪三年生人,比谭延闿要大一岁,是个秀才出身,父亲是个鸦片鬼,家中负债沉重才使得刚刚考上秀才的萧轩无法继续科考之路。

幸好谭延闿的戒毒丸拯救了萧轩的家庭,而且谭延闿在福建练总督府侍卫队的时候就侧重于吸收那些有文化基础的人,萧轩年龄虽小但也被破格录用了。谭延闿是不知道萧轩家庭的,不过选派留德军事生不仅要看其军事素质,如果可能的话还要看他对谭延闿的忠诚度,显然萧轩父亲的吸毒史让谭延闿觉得这样的人更可靠,再加上萧轩的军事素质也足可以迈进这一行列,就这样送往德国进行为期四年的军事学习了。可惜这次谭延闿需要一个能够挑大梁的人回来帮忙,“精英生”是自己的骨干力量,但也不能介入新军时间太晚,萧轩则被沈静选中中断学业归国训练新军。

第一百三十三章 起步

谭延闿身边有十几个站的像个标枪一般的军人,其中距离谭延闿最近的那个便是萧轩。谭延闿对他们的风貌也是感到非常满意,军人就应该像他们这个样子,没有想到几年之后自己原本只是像试试看的总督府侍卫队到今天已经完全变了样子,在自己的财力支持和严格要求下,“留德士官系”恐怕在今天就要正式挂牌运营了。

萧轩中途中断学业被召回是有些可惜,不过谭延闿觉得留德军事生中的那些接受四年学习的“精英生”很可能都无法完成学业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衰微让列强们都已经摩拳擦掌,好在上海谈判的时候谭延闿向李鸿章力陈不可对日本开放通商口岸,更不能允许外资进入中国大办工厂,不然商业上的入侵早就开始了。

德国是新兴的列强国家,不过和英法等老牌殖民列强国家相比,它和美国等新兴列强国家一样,已经面临没有多少殖民地可供他们占领所用。德国和美国又有很大的不同,德国的殖民政策是传统的殖民政策,而美国更倾向于商业利益,对于占领领土没有多少兴趣。

德国到哪里去寻找新的殖民地按照谭延闿前生的记忆,中国的胶州湾可是德国的目标,而从傅彩云那里传过来有关德国的消息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德国人正在打着商人的旗号在胶州湾进行科考测量工作。德国人现在应该是已经意识到胶州湾的经济和军事价值了,而谭延闿却知道后世的青岛绝对是一个优良的军港,重要的是胶州湾冬季是不结冰的,法国人早在十年前的中法战争中就动过胶州湾的念头,现在德国人将这项计划变成现实,谭延闿丝毫不会怀疑。

一旦中德在未来的某一天发生了冲突,谭延闿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这属于北洋大臣的管理范围,李鸿章自中法战争之后也认识到了胶州湾的价值,已经在那里设立了栈桥供船舶停靠,并且还设立的炮台和军营,这些都是北洋海防的一部分。如果胶州湾出了什么事情,那北洋大臣将会成为众矢之的,谭延闿是不会让老头子背上这个黑锅,老头子在北洋大臣的位子上坐的更久,也就为他训练新军积累实力争取更多的时间。

如同中俄之间肯定会发生冲突一样,中德之间必然会因为胶州湾而发生冲突,军事上谭延闿倒并不担心,海军打不过德国人,但是占领胶州湾是要靠陆军的,加强胶州湾的防御工事再加上训练新军加以驻防,德国人敢上岸他就敢还击他不是李鸿章,该强硬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手软。可是关键问题便在于留德军事生的培养问题,会不会因为中德之间的冲突而中断德国陆军是世界第一陆军,向德国派遣军事留学生可以大大缩短中国陆军和世界列强之间的差距,如果中断了谭延闿还真觉得有些惋惜。

既然已经预见到中德之间潜在的危机,谭延闿这次向德国派遣军事留学生从第一批的四十多名一下扩充了一倍,第二批军事留学生的数字已经达到了一百一十人,中间除了原总督府侍卫队的七十人之外,还有北洋武备学堂的四十名优等生。这些人当中入选学习四年的“精英生”数量却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只有十五个人,一年期和两年期的军官速成学堂确实占了绝大多数与其无法完成学业,不如花大力气去进短期速成班,这样一来质量上差了些,但可以得到非常系统的学习。

最重要的是德国正规军事院校在四年的学习时间中会安排一年半的时间进入军队实习,如果是进入两年期的速成班,只要学习肯用功一些,留学生至少在理论学习上应该能够完成正规学堂中的学习内容。谭延闿正是想要通过这种有些取巧的方式来快速积累陆军指挥官人才,以此来成立自己的班底,同时他也是希望能够从北洋武备学堂中吸收一些优秀人才进入自己的阵营,王士珍和段祺瑞就是他的目标之一,他们都是很有本事的人,尤其是段祺瑞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留德军事生的佼佼者,可惜年龄有些大了点。

萧轩和其他留德归来的学生不同,脸上不是铁板一块什么表情都没有,他是一个挺随和的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能够成为这群归来留学生的头领。他们都是侍卫队出身的军官,萧轩在去德国之前便已经是三个小队中的副队长了,文化水平高训练刻苦,使得他的各科成绩都是名列前茅,真正能够力压萧轩的也只有和他同为一队中的队长杨超。以萧轩的能力当年若是放在其他两个队中,绝对是队长,不过等他显现出自己的能力的时候,谭延闿又将他放到更大的舞台上去了。

萧轩走过来打开手中的夹子从里面拿出几张纸说道:“大人,这是属下按照德国军制和直隶督标新军的武器装备分别列出的单子,以属下之意原来胡燏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