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北洋 > 分节阅读 111

分节阅读 111(2/2)

目录

其实大门口的门房已经留心了,今天是出红录的日子,家里面有个参考举人能不用心么,还是赵恒君太过心急,连开门都等不得,这边门房刚开门,就听着身后“中了中了”还以为是半夜闹鬼,这门还没有开怎么人进来了

此时的赵恒君到也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在隐隐地听到钢琴声后,便立刻向琴房的方向奔去家里面除了那个女洋鬼子之外,也只有自家小姐才会弹钢琴,这个时候洋鬼子是不会弹钢琴的,那小姐肯定是在琴房了。

在听到赵恒君老远的“中了中了”的声音,方榕卿一下子就弹错了好几个音符,站起来跑到门口高声问道:“中了”

“中了”赵恒君满头大汗地回答道。

“多少名”谭延闿也走到门口,他的耳朵比方榕卿好多了,早就隐隐地听到赵恒君的声音,想到乡试的时候就是他来报喜,结果等会试的时候还是他来报喜。联想到现在这个时候,再加上赵恒君的速度,只要考中了,那名次绝对不会低

“会元啊姑爷,这次你中了会元第一名”赵恒君说完后,他觉得自己的气都快没了

第一百一十章 状元

“我日这家伙简直就是我的幸运星啊”谭延闿心中高兴的想到,在湖南的时候这家伙报名就是一个解元,现在京师考会试,也是这家伙报喜,还是第一名会元,难道赵恒君这家伙就是传说中的喜多郎

一会因为赵恒君一路的吆喝,谭延闿府邸上下的人们都聚拢过来向谭延闿道喜,原本早已睡下的谭钟麟因为确定了儿子中试的消息而起来普通名次也就罢了,这一次谭延闿中的是会元,这可非同一般,湖南二百多年没有出过会元,为此湖南商人在京师的湖湘会馆存下了一笔巨款,只要那个湖南人考中会元,便可以凭着会元的名头到会馆直接领取。

湖南自古以来便是文人荟萃,但是它因为地形的缘故,虽然湖南不像山西地贫或是绍兴地少那样,形成著名的晋商和绍兴师爷团体,不过很多湖南人都外出谋生,经商的没有山西人那样名气大,但湘商也是非常有实力的。存在湖湘会馆的那笔奖励会元的巨款,谭延闿早就听老头子说过,在老头子考进士的时代就已经存在了,时间这么长,前后几代湘商都捐过银子,累积到今天恐怕也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了。

“好了好了现在我还是不是进士呢,等过了复试的关口,大家再道贺也不晚,现在子时都快过了,大家还是早些休息吧”谭延闿将闹闹哄哄的人们赶回去之后,便摇摇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在这个时代接触的东西越多,科考时间越长,也就越明白这一家科考中举远非这么简单。这绝对是通往财富和名望的通天梯,无论在湖南的乡试还是顺天贡院的会试考场上,他都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考生。不过在科举考试八股文的问题上,他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八股文可不是谁想写就可以写得了的,这里面涉及的唐诗、宋词、元曲甚至还有汉赋中的许多元素,写一手漂亮的八股文绝非是你有思想便可以写得出来。

谭钟麟虽然高兴儿子考上了会元,但是这么大岁数的他对什么都看开了,也就是笑笑了事,顺便还嘱咐了方榕卿,谭府上下全部仆役都要打赏,饭菜改善也让大家高兴一番,随后便回去休息了。

而谭延闿则对方榕卿笑着说道:“满意了吧会元夫人我们湖南人在清朝还没有出过会元哩,你可是首席会元夫人”

方榕卿笑着推了他一把说道:“早些休息吧,等明天早上肯定少不了上门讨喜的人,再说过几天还要复试呢”

经过会试和复试中试的生员,还不能够称为进士,只有通过了殿试才算真正的进士及第。而殿试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所以殿试取中的生员又称“天子门生”。谭延闿参加的这次会试一共取士有三百一十名之多,但是还要经过复试和殿试的搏杀,中间少不得还要淘汰一批人,剩下来的这些命运的宠儿才有资格称为进士,算是走完科举之路,完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漫长之路。

几天后复试,谭延闿也用不着受九天泡在贡院考房中那份苦罪,直接当天交卷即可,三天后发榜,他有事连战连捷称为复试的一等第一名此时所有的人都相信,大清有史以来最为年轻的状元,第三个三元及第就要诞生了

不管这个传言是真是假,谭延闿乡试轮元、会试又是轮元,这两战两捷加上复试第一,这次状元的角逐论呼声还没有比他更强的。恭王奕訢也是抽空召见了他一次,名义上谭延闿还挂着军机章京的官衔,而谭钟麟是他的多年老友,谭延闿算得上是他的子侄辈,除了赠送一些极为珍贵之物之外,还是为了俄国即将联合其他列强向日本施压的事情。

谭钟麟的那份奏折分别送上了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份奏折由于出自新任北洋大臣,所以慈禧太后专门御批了这份奏折,并且指使相关衙门按照御批来办理。恭亲王奕訢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后,同俄国驻华公使喀希尼接触,并且表示若是俄国能够联合其他列强国家对日本施压,迫使其在朝鲜无法驻军或是做出一定的让步,清政府将会继续保证李鸿章曾经做出的承诺在朝鲜给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一个出海口,并且以租界的形式出让九十九年,还会应允西伯利亚大铁路有限度的经过中国与朝鲜的边境

七天后,新贡士们已经在礼部堂官和读卷官的带领下,鱼贯进入太和殿,而谭延闿则走在了最后一个殿试将会是新贡士们最后一场角逐,为了准备这场考试,家住得远的或是来京寄宿比较远的,在得知已经会试取士之后,便立刻搬家在朝门左右附近找房子。谭家在京的住址就在宣武门外南横街的胡同中,距离天街只有半步之遥,他是懒得再为这场考试再搬家的,等他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最后几名了。

太和殿为皇朝正殿,朝廷每一次的大典与庆贺毫无例外的都会在太和殿举行,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举足轻重地位的殿试,同样也是在太和殿中举行。

说起来这殿试试题随着国家的命运也是在不断的演变,以前没有列强威胁之前,殿试的策问不过是崇学、吏治、民生、靖边等大而空泛的题目。随着鸦片战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国门之后,这殿试策问中的试题也开始慢慢的走向实际“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说实在的,在谭延闿看来就这些试题放在百年以后也是极为有水准的题目,当然殿试的试卷上还有几道其他的题目,不过就这两道题目来看,谭延闿估计可能会难死一大帮人这些皓首穷经的贡生们读了一辈子的四书五经,哪里懂得什么外交啊当然也有很厉害的人物杨锐,谭延闿在军机处曾经有过几次交往的杨锐在他心中就是非常厉害的家伙了,而且还是张之洞通过前军机大臣张之万进入军机处办事,他的水平在谭延闿看来就已经是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