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米骚(1/2)
“这帮小鬼子还真是急切。”王耀堂低声嘟囔了句。
这事儿说起来还是因为在鹏城建设录像带厂。
从鬼子那边采购大量的机械设备,按照商业惯例,不是单纯给钱购买,那边还会提出很多过份要求,特别是建厂在老家这边。
你虽然钱买了设备,但你的设备如何使用自己却不能决定。
比如仅提供设备使用权和基础操作技术,不转让核心设计图纸、关键零部件生产工艺。
比如后续设备维修、升级必须依赖鬼子团队。
比如通过技术服务持续控制设备的实际使用效率。
比如配套采购与供应链绑定。
比如规定引进设备生产的产品产量上限,限制产品的销售区域。
比如需通过鬼子相关机构的认证才能上市,认证流程和标准由鬼子决定。
比如派遣技术人员参与生产管理,对生产流程、质量标准拥有话语权,要求关键岗位需经鬼子培训考核后才能上岗。
当然,这些限制针对的是在老家建厂,在香港的话限制会松一点,如果是美国、欧洲,那限制就会更放松,或者干脆就不存在。
总结就是看人下菜碟。
这不是之前挖角山下松本,那是个人问题,这个是商业问题。
从商业角度看,富士、日立、松下、jvc这些公司无论公司知名度、技术、产业规模等等都更强,技术和设备是人家的,谈不拢就不要购买嘛。
他们掌握了主动权。
王耀堂又不能提着枪顶在别人脑门上,让他们卖东西。
当然,商业问题最后也要人来操作,就像是法律法规设置的再怎么繁琐严格,最终的执行人放水,那什么规定都没用。
只是这方面王耀堂就不好出手了,他让人联系了山口这些本土势力帮忙。
不用怀疑,这些负责谈判和拍板的小鬼子不可能干干净净,身上必然烂事一大堆,山口这些坐地虎找起证据来不难,有了把柄在手里,再给一些好处,最大限度放开一些口子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完全放开是不可能的,公司决策会议上无法通过,比如专利使用费,技术转让费这些。
换个角度说,如果这些设备是香港产的,王耀堂同样有办法让他们低头。
不对,香港没有任何高精尖设备……
鬼子好歹是半封建半殖民,香港干脆就是殖民地,这帮人想的都是赚快钱,谁会去费力搞科研啊。
跟这些地下势力就不用搞什么商业会谈了,直接安排在夜电。
晚上10点,夜电最大包厢之内。
房门推开,八个身材矮小的鬼子走进来,一见面就是九十度鞠躬,“王君,晚上好。”
“别客气,来,坐。”王耀堂坐在沙发上招招手,心里有些好笑,幸亏自己不姓黄……
以王耀堂今时今日的地位,见他们没必要起身了,这不是礼貌问题,太客气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小鬼子都是变态,越是不讲情面,越是严格,他们就越爽。
山口来的人是二号人物渡边若头和负责日常事务与财务的岸边本部长,其他不配拥有名字。
住吉来的人是二号人物川口会长和负责组织运营的醍醐本部长,其他不配拥有名字。
先敬了一杯酒了,渡边、川口两人就开始夸赞‘夜电’的豪华和宏大。
别看现在鬼子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近这些年更是叫嚣着要买下美国,夜生活也极其丰富,但整个鬼子地盘上就没有这么大的夜总会。
王耀堂笑着听着两人的恭维,旁边的阿威大声介绍道:“我们这家夜电使用面积7万多平尺,6500平方米,可同时接待2000人,日均接待4000人,大厅最低消费500港币,贵宾厅最低消费3000,日流40万美元,年流水1.44亿美元!”
“すごい(嗖嘎)!”8个小鬼子瞪大眼睛,齐齐惊呼出声。
“王君不愧是东亚最强之龙,夜电的占地面积和豪华程度是亚洲之冠,最强夜总会!”
鬼子最大的夜总会是新宿歌舞伎町的‘biba’,占据四层楼,面积仅有2200平米。
札幌的‘cbheights’是同期最大夜总会之一,面积仅 990平方米,可容纳 300名陪酒女和千余名客人。
最具代表性的‘aharaja distheque saloon’以印度主题装潢和大型舞池闻名,单店面积未超过 2000平方米,
川崎市,1988年开业的 live hoe,容量 1300人,1500平米。
山口、住吉控制的夜场就更小了,都是酒吧、风俗店这种,目的是分散风险。
当然,在鬼子嘴里,他们这是注重私密性而非物理规模,强调服务质量而非场地面积。
绝对不是因为土地资源紧张,地价房价太贵。
小小的也很可爱嘛。
话里话外,能从8人身上感受到浓浓的羡慕嫉妒,年流水1.44亿美元,这他妈的得多赚钱啊!
狠狠吹捧了王耀堂一阵,渡边和川口这才说起这次来的目的。
他们这几年也开始拍‘风俗片’,在本子卖的不错,确实狠狠赚了一笔,但本子市场有限,屁大的一块地方都有本地的地下势力,市场被层层分割了个干净,量大组织现在不满足本地市场了,想要借助王耀堂的力量朝着东南亚卖。
而风俗片的市场却越来越大,借着香港这个录像带中转中心的便利已经卖遍了东南亚和欧洲,
王京那帮人这些年钱赚了很多,开始他妈的有了艺术追求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电影市场上,加上胜义受到王耀堂的影响,生意越来越白也跟着开始转向电影市场,风俗片拍摄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缩水了。
现在其他三大势力包括太子荣他们成了风俗片主力,现在两家小鬼子也想来分一杯羹,他们答应以后所有的录像带都在王耀堂的厂里采购,灌录也交给耀光。
对此,王耀堂嗤之以鼻,录像带厂投产后,前几年都未必能满足自家需求,哪里有东西卖给你们。
至于灌录,如果不是为了给录像带厂托底,王耀堂都想把耀光卖掉了。
灌录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机器也大降价,香港大大小小江湖势力都在搞,只是耀光采购量大,能极限压缩各种成本,这才占据市场主导,但利润也已经大幅度缩水了。
他已经准备将部分工厂转移到鹏城,利用那边低廉的人工来弥补利润,当然,风俗片这种东西是不能在那边灌录的,还要留在香港。
当然,给谁卖不是卖,都一样赚渠道费。
见王耀堂答应下来,渡边、川口满脸欣喜,起身撅着屁股连干三杯。
不是鬼子在海外没人,是王耀堂不点头,他们想要运货出去会很困难,各海运公司只要走南海-马六甲这条线,都要给王耀堂几分面子。
那点录像带就是填补货船零散空位的,没人愿意因为芝麻绿豆一样的利润得罪王耀堂。
说过风俗片出口的事,两人又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想带女人到王耀堂的场子里赚钱,不单单是香港、濠江,还有芭提雅、普吉岛这些地方。
经济发达不代表所有人都能赚到钱,穷鬼依旧是穷鬼,而对那些除了漂亮一无是处的女人来说更是一种灾难,特别是因为自身的漂亮所以体会过纸醉金迷的生活后,再想让她们去过之前的清苦生活,没几个人还能忍住按部就班地工作赚一点辛苦钱。
最终的下场大多是掉入消费陷阱,然后落到这些地下势力的手里。
这些女人没有自知之明又怪得了谁
地下势力又不是你爹妈,为什么要给恶堕的女人买单,欠了钱那就出去卖啊!
“遵守规矩,不要闹事,也不要坑客人,交了场地费就行。”王耀堂无所谓摆摆手,这些女人能丰富娱乐场所,何乐而不为,互相竞争不是什么坏事。
两件事情都答应下来,渡边、川口更加热落地吹捧起来,与王耀堂做交易真的很舒心。
又聊了一阵,王耀堂想起什么忽然问道:“你们那边大米什么价格”
“啊”渡边、川口一愣,完全没想到王耀堂会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