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高育良李达康狂喜:憋屈半生,终遇伯乐!(1/2)
“如果说高育良是‘破’的旗帜……”祁同伟的目光再次投向地图,眼神变得锐利如刀。“那李达康,就是‘立’的利刃。”
“李达康?”赵华民的眉头拧得更紧了。
“他的履历我看过,在林城干得不错,但脾气太臭,性格太独,在班子里几乎没有朋友。”
“这种人,给他一块地,他能把GDP给你干上去,但让他去收拾京州那个烂摊子?他怕不是要把整个京州官场都得罪光!”
“书记,我们现在要的,就是一个敢得罪光所有人的疯子!”祁同伟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高明远倒了,但他在京州经营了二十年,关系网盘根错节。”
“那些被他喂饱的豺狼,现在只是暂时蛰伏,他们会用各种规矩、人情、惯例,来阻碍我们的任何改革。用常规的干部,只会被他们拖死、耗死!”
他伸出一根手指,在地图上的“京州”二字上,重重一点。
“这个时候,就必须派一把最锋利的刀下去!李达康这个人,心里只有发展,眼里只有目标。”
“他不懂人情世故,也不屑于搞拉帮结派。他到了京州,谁的面子都不会给,谁的规矩都不会守。”
“他只会用最简单、最粗暴、最有效的方式,砸烂一切旧的坛坛罐罐,推平一切阻碍前进的障碍!”
“高育良负责在上面举旗,占据法理和道德的制高点,负责‘务虚’,统一思想。”
“李达康负责在”
“一文一武,一上一下,一张一弛。这才是重建汉东的王道!”
祁同伟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子弹,精准地击碎了赵华民心中的所有疑虑。
赵华民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心中的震撼已经无以复加。
他原本以为,祁同伟只是一把锋利无匹的刀,是用来冲锋陷阵的。
直到此刻,他才惊骇地发现,自己错了。
大错特错!
这哪里是一把刀,这分明是一个运筹帷幄、布局天下的棋手!
赵华民皱起了眉头,尽管内心已被说服大半,但作为省委书记的理智,让他必须考虑到现实的阻力。
“高育良是个学者,没有主政一方的经验。李达康资历尚浅,脾气又臭。直接提拔到关键高位,阻力太大,程序上也说不通。”
这话说得极有分寸,既点出了问题,又没有完全否定。
祁同伟似乎早已料到他的顾虑,从容不迫地说道:“书记,我并非建议一步到位。”
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成竹在胸的弧度。
“正因为是特殊时期,我们才要用特殊的办法。我建议,省委牵头成立两个‘临时高规格领导小组’。”
“临时……领导小组?”赵华民的眼睛瞬间亮了。
这五个字,在官场体系中,简直就是一剂包治百病的万能灵药!
它既可以赋予极大的权力,又因为其“临时”的性质,可以绕开无数繁琐的组织程序和资历门槛!
祁同伟伸出手指,开始在虚空中,为赵华民画出他那张惊世骇俗的权力蓝图。
“第一个,成立‘汉东省政法系统教育整顿领导小组’。”
“这个小组,由省委直接管辖,不归政法委,也不归公安厅。它的唯一职责,就是肃清高明远案流毒,对全省的政法队伍,进行一次彻底的、刮骨疗毒式的纪律与思想整顿。”
“第二个,成立‘京州市经济社会秩序重建工作组’。”
“同样,这个工作组也由省委直接授权,在非常时期,赋予其在京州市范围内,对人事、财政、重大项目审批上的特别干预权和最终拍板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