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唯我独法:奇幻系日常 > 第197章 这是天赋!小子!

第197章 这是天赋!小子!(1/2)

目录

本来几乎并没有目光关注陈白榆。

毕竟他只是坐在长椅边缘看书,与周遭坐着各忙各事的人没什么区别。

生活也并不是舞台剧。

没有每天都在进行的现场直播。

可是当陈白榆需要按照任务要求,把阅读的时间拉长到三十分钟时。

不仅陈白榆有了多到溢出的时间,以至于不得不咬文嚼字的分析作者每一句话乃至每一个分段的用意。

周围的人也在不算短的时间里发现了陈白榆这里的不对劲。

一开始。

是某个在咖啡店点了简便午餐的人。

那人套着略显皱巴巴的浅灰西装,松垮的领带歪斜地挂在衬衫领口间。

他一手端着透明塑料沙拉盒,另一只手捏着的塑料餐叉还戳着几片生菜叶。

惊鸿一瞥间注意到了陈白榆看的那本书的封面时,咀嚼的动作猛地僵住。

【用黑布条蒙着眼睛的修女】

【衣衫不整的样子与不雅的姿势】

完全可以说满目都是雪白的暗示。

这样的封面怎么看都绝对不正经。

任何只要但凡有过一点阅片经验的人都会立马意识到这是什么玩意。

这是有人在闹市看黄书!

他有些错愕与愣神,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自己到底是在哪里,甚至下意识左右环顾确定自己确实是在闹市。

然后。

又有几个人陆陆续续注意到这里。

虽然其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太好的视力,实际上并不能看得清书籍的名字,但是那雪白的封面还是看得到的。

就比如旁边一个原本专注敲打笔记本电脑的年轻女孩。

敲完键盘准备摘下眼镜揉揉眼睛,然后她眼角的余光就立马扫过了那抹刺目的雪白。

这样的封面一目了然。

让她敲击键盘的手指瞬间停在空中。

眨巴了两下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后,她的脸才后知后觉的涨红。

紧接着便迅速低下头胡乱敲打键盘,装出了一副很忙的样子。

这其实就像上学考试的时候一样。

一旦监考老师站在你后面,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转笔或者反复翻看试卷,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

因为人在紧张和尴尬的时候都会这样装作自己很忙。

但女孩刻意压低的帽檐下,目光却控制不住地再次飞快瞥向陈白榆的方向,充满了错愕和一丝好奇。

在不远处的另一个方向。

一位推着婴儿车的母亲也无意间瞥见了陈白榆看的书。

她的脚步明显一顿。

脸上温和的笑容瞬间凝固,变成了一种混杂着震惊和警惕的表情。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将婴儿车往远离长椅的方向稍稍转了转。

随即一边远去。

一边还在嘴里嘀咕着什么“世风日下”之类的话。

总之。

陈白榆明白自己在被注视。

系统任务正在让他社会性死亡。

其实如果他不想社死的话。

可以有很多堪比钟离假死的办法。

陈白榆可以用装备千幻假面变一个身份,也可以用能力照明术·万象给自己套一层光学迷彩。

再不济也能用照明术·万象的幻觉制造能力把书给p掉。

但是他终究还是没这么做。

并不是因为什么“猛兽总独行,牛羊才成群”之类的漂亮话。

而是因为他不像冒风险。

没错。

想走捷径就是在冒风险。

但凡只要仔细研究任务要求里的文字说明之后,就会明白这种作假的行为是不行的。

任务要求的原文是【在命运纺锤指向正午之时,手持亵渎圣典立于命运交汇的喧嚣十字,在凡俗目光的洗礼下,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圣约研习】

第一句【在命运纺锤指向正午之时】是在说明任务时间,第二句【手持亵渎圣典立于命运交汇的喧嚣十字】是在说明任务地点,第四句【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圣约研习】是在说明任务内容。

那么……

第三句【在凡俗目光的洗礼下】又代表着什么呢?

这显然是对于任务的一种限定条件。

按照陈白榆的理解,就是他必须被别人注意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各种逃课偷溜的行为与想法显然不行。

越是想找办法不社死,反而就越背离任务的限制要求。

如果真要用照明术·万象做一些现实层面的p图行为的话。

他觉得任务很有可能判定不完成。

哪怕只有一丝这种可能,他也不想去冒这个风险。

毕竟从获得系统至今,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任务,这个任务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更别说这个任务不仅没有触及到陈白榆的容忍极限,更是有着随机职业专属奖励这么一个吸引人的玩意。

所以此刻不必多说。

无需走捷径,专心的看书就行了。

正如“哪怕是再怎么够劲够猛的男人来到成都之后,在成都男人面前都只能算是个萝莉”的道理一样。

这个比喻或许并不恰当。

但他想说的道理很简单,就是:

很多时候其实只要他不尴尬,尴尬的就会是别人。

人类的赞歌。

就是厚脸皮的赞歌!

哪怕是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看过来。

他依旧静静地看着书,甚至还在从力学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着书中主角选择的姿势是否足够省力。

抱着这种别样的学术心态看这种书。

一下子都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而随着分析的深入。

陈白榆脑海中跳出的不再是尴尬,而是一系列尖锐的结论,甚至能看出来很多正常人因为急着起飞而看黄书时基本上不会去考虑的东西。

首先。

他注意到书中大量重复使用“樱唇轻启”、“玉体横陈”、“媚眼如丝”等套话式描写,其出现频率堪比特定词库的机械调用,远低于正常人进行文学创作时应有的多样性。

这让他忍不住猜测作者是否采用了某种批量写作模板,或是干脆抄袭缝合了网络流行桥段。

当然。

如果考虑到作者自身水平可能很一般的情况,他觉得或许这作者也许不是抄,就是纯菜。

毕竟这作者确实菜,这本书值得批判的地方也确实还有很多。

就比如其角色的动机逻辑,就完全是混乱不堪的。

虽说这种作品的动机逻辑不需要太强,读者压根就不是来看这个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