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随身军火库,从打猎开始踏平洪武乱世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敞开了供应

第三百三十二章 敞开了供应(2/2)

目录

江澈拿起那块银饼,指尖摩挲着冰凉的鹰徽。

这枚小小的徽记,代表着信誉。

在草原上,有时它比黄金本身更重要。

“很好。”

江澈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告诉阿古拉,我们还需要更多。用银子,用铁器,用茶叶和丝绸去换。我们敞开了供应。”

他看向墙上那副巨大的地图。

一条线从倭国出发,横穿草原,最终指向北平与辽东。

这不止是一条黄金之路,更是一条生命线。

朱高煦在倭国搜刮的财富,在这里变成了奔腾的战马与堆积如山的物资。

这些物资通过江澈控制的商队,一部分流入北平。

以合理的价格出售,换取大明宝钞和铜钱。

为于青在南方的行动提供干净的资金。

另一部分,则更加大胆。

它们被运回朱高煦控制的港口,装上悬挂着高句丽旗帜的商船。

卖到半岛,甚至是转了一圈又卖回了倭国的一些地方豪族手中。

一来一回,利润翻了数倍。

北方的贸易几乎被江澈的商队彻底垄断。

从草原的马匹到江南的丝绸。

从倭国的白银到高句丽的人参,所有高价值的商品流通,都绕不开他的网络。

财富如滚雪球般膨胀,快得令人心惊。

而这一切的枢纽,那个远在京都,自以为掌控一切的汉王朱高煦,却只看到自己账面上不断增长的税收和贸易所得。

他为自己的经营才能而沾沾自喜。

甚至写信向朱棣炫耀,声称自己不费朝廷一兵一卒。

便在异国建立了一片富饶的基业。

……

江南,苏州。

画舫之上,丝竹悦耳。

江南士绅名流的聚会,总是这般风雅。

于青端着一杯女儿红,身着华贵的蜀锦长衫,面带一丝恰到好处的醺意。

正与苏州首富的远房侄孙张茂,高谈阔论。

“于老弟,真是好手段啊!”

张茂摇着扇子,酸溜溜地说:“城西那几家快倒闭的绸缎庄,被你盘下来才两个月,听说这个月出的新花色烟雨锦,已经卖断货了?连应天府的大人们都派人来求购。”

“张兄谬赞了。”

“不过是请了几个北方来的老师傅,改良了一下织机,运气好罢了。”

周围的富商们闻言,纷纷附和,但言语间却藏着戒备。

因为于青就像凭空冒出来的一样。

自称是北平一个军功贵族的远亲,来江南做点小生意。

可谁家小生意是这样做的?

不到半年,他用银子买下了苏州近三成的土地。

收购了十几家濒临破产的工坊,甚至从不讨价还价。

只要看中,便用远超市场的价格直接砸下来,让所有竞争者都无话可说。

在这些老牌士绅看来。

于青就是个来自北方的暴发户不懂规矩,只会用钱砸人。

他们看不起他,却又奈何不了他。

可他们不知道,于青要的就是他们这样。

索性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随手拍在桌上,酒气冲天。

“张兄!你那艘三千料的海船,我看着不错!这个数,卖我!”

张茂看着银票上的数字,瞳孔一缩。

这个价格,足以让他再造两艘新船了!

“于老弟既然你这么有诚意,那就卖你了!”

于青大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那些被他高薪雇佣的工匠、伙计、船夫,都成了他遍布江南的耳目。

那些看似琐碎的消息,源源不断地汇集到于青手中。

再由他筛选,整理,送往江澈的案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