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外星代理人 > 分节阅读 373

分节阅读 373(2/2)

目录

事情比蔡思强想象得还要顺利一些,经过刘老爷子打招呼后,吴副总理当天下午3点约见蔡思强。

下午2点50分,běijg饭店。

蔡思强提前半小时同孙宏一起赶到了这里,两人看时间尚早,便在咖啡厅坐了一会儿,一番天南地北闲聊了大约二十多分钟后,吴副总理秘书打来电话了,告诉孙宏吴副总理要他们两人上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孙宏和蔡思强来到吴副总理的会客间,吴副总理竟然端着一杯茶站着门口等着蔡思强他们。

“小孙来了,”吴副总理热情地招呼道,“你旁边这位应该就是sa公司的蔡思强先生了,来,里面坐”

“吴总理好这位就是sa总裁蔡思强先生。”孙宏虽然有些吃惊吴副总理的热情,门前迎客这实在有点不符合吴副总理身份,就算是私下见面也显得有些太隆重了,但是他反应神速,知道吴副总理显然别有安排,所以很快就镇静下来恭敬地介绍道。

“吴总理好”蔡思强也没有想到吴副总理竟然会在门口迎上他们,但是他反应也不慢,微微躬身恭敬地问好。

“好,好,小蔡来了,欢迎欢迎,你现在可是名副其实的财神爷,难得有心来看看我这个老头子”吴副总理对蔡思强点了点头,爽朗地一边笑着说话,一边将杯子交到左手,伸出右手同蔡思强相握,蔡思强见状赶紧伸出双手微微用力同吴副总理相握,不过吴副总理宽厚的手掌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一触即收,而是几乎握住了蔡思强的手掌说了十多秒钟的话才放开。

这种一见如故的热情态度,让蔡思强禁不住有些受宠若惊。

虽然蔡思强现在身家丰厚,是全球有数的亿万富豪,但是同吴副总理这种权倾天下的高层有数的大佬相比,份量还是要弱不少,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蔡思强心中暗自提高了jg惕,不过在面子上却更加谦恭起来。

寒暄过后,双方分宾主坐下,蔡思强将来意简单说了一下。

“好,小蔡,民营企业配合国家一起参与非洲资源开发,以满足我国越来越多的资源消耗,你的这个想法我认为很好,非洲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我们都要鼓励,尽量使得我国成为非洲资源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的力量,解决我国发展的资源依赖。”吴副总理听完后表态道。

“但是,在这个进程中,我希望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要符合国家的计划部署,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不能搞一哄而上。所以,我个人建议,在国家急需的主要矿产开发上,比如石油、铁矿石这样大宗矿产资源开采上,国有和民营能够联合起来,协调一致共同开发。”

对于这个要求,蔡思强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这些国家战略资源物资,自然要掌控在国家手里才令人放心,蔡思强只不过是想为sa的巨额资金找到一个生财之道而已,当然没有什么问题。

想不到一个大难题,就这么柳暗花明了。

蔡思强当然不会知道,吴副总理才是久旱逢甘霖,遇到sa这个大财神肯投入巨资在非洲资源开发上,解决了吴副总理当前最大的一个资金短缺问题。所以这个事情才会双方一拍即合。

t

千亿工程第七百二十四章意外失手

更新时间:20132218:54:21本章字数:3401

4月的莲花基地天气已经暑气逼人,明晃晃的阳光照射在人体肌肤上,都开始有一种灼热的感觉。杜克带着一个墨镜仰望天空,此刻在莲花基地上空,一架翼龙此刻正载着检测仪器盘旋在5000多米高空中,在这个距离上,杜克要非常仔细看才能看到一个小黑点,一般人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目标机高度5018米,速度250公里小时,各项测试仪表运行正常,”来自中航某所的电磁研究专家王允祥教授紧张地盯着翼龙无人机监控系统对杜克说道。“杜院长,我们准备好了,下面可以开始测试了。”

“好,那就开始吧。”杜克看着眼前这位四十多快五十的专家这么紧张,忍不住多说了一句,“王教授,放松一点,先喝点水吧,今天不过是一次测试,咱们也不是很着急,一次不行再来一次,从前期的地面测试情况看,我个人觉得改进方向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杜院长,我不着急”王教授嘴里虽然这么说,但是今天作为这个束能电磁波发射器原型的正式测试,担任现场测试总指挥的王允祥教授心里怎么可能放松得下来

现在莲花基地这个准备测试的20万千瓦束能电磁发射器原型,就是王教授具体负责,按照杜克提供的设计方案研究实现的,即便现在还只是一个原型,但是这已经是现在世界上单体最强功率的束能电磁发射器了。

可以说只要今天测试成功,王允祥教授必定将会同杜克一起载入电磁研究领域史册,今天就是一个创造新历史的重要时刻,你让王教授怎么可能不紧张。

这个束能电磁发射器原型在前段时间制造过程中遇到了重大技术问题,王教授的团队对于杜克提供的这个超前科技设计方案当然无法进行改动,事实上他们在杜克的指导下做出了原型的第一个版本都已经非常不错了,这种完全超越地球现有电磁理论的新玩意,现在除了杜克其他人根本没法提出什么改进思路。

所以杜克才不得不飞到现场进行解决,通过仔细研究分析,发现还是由于目前地球的工艺水平和材料限制的原因,无法达到比莱姆设计方案中的精度和强度要求,所以按照比莱姆提供的设计方案实现的原型,根本不可能达到设计的性能指标。

这样杜克只有对比莱姆的设计方案进行大量的优化改进了,好在前期王教授他们做的工作比较扎实,让杜克拿到了现有原型机的一系列测试数据,有了这些数据后,再根据比莱姆给出的原理让克里开发出模拟仿真应用,将这些测试数据带入后进行了大量的模拟仿真运算,杜克终于从自己旗下杜氏重工选择出了更加适合的替代材料。

然后要王教授的团队使用这些材料重新制作了主要部件,将原型机体积比之前设计的增加了2倍以上后,模拟仿真应用测试终于通过。

这样新一代的原型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