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外星代理人 > 分节阅读 253

分节阅读 253(2/2)

目录

消极防守可不是秦泰然的风格,防守反击才是秦泰然的拿手好戏,在他的前职业生涯中,可是凭借这个战术为国家立下了不少功劳。这个针对杜克的绝密任务,对于中方情报战线的人员来说,既是一场危机,也是一个挖掘对手钉子的极好机会。

只是要做到防守反击,这个中间还横亘着一个极大的难题,那就是怎么在不惊动对手的情况下确保杜克的安全。如果将杜克藏起来,放到军方严密的保护之下,即便美国中情局再神通广大,在中国这个地盘上毕竟是客场作战,要想突破军方的防护接近杜克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刘老爷子听了秦泰然的话,却没有再说什么挥手让秦泰然退下。

秦泰然以为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基本上是到此为止了,消息通报完成之后,怎么安排就是上级领导的事情,只是出于对朋友的关心,秦泰然还是忍不住飞到了蓉城,他准备同杜克谈谈,看看想一个什么样的妥善办法来解决一些杜克身边的安全隐患。

只是作为一名秘密战线上的老战士,秦泰然知道这个话可不好说,因为一旦走漏风声,让隐藏在暗地里的对手察觉,那么对于孔向成他们的工作来说必然会非常被动,这个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秦泰然在飞机上左思右想,却始终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好在他找杜克,从来都不怕找不出理由,关于全球鹰硬件拆解的进展,中间本来就有很多东西需要同杜克商量协调。复合材料方面兵工材料研究中心和杜氏重工材料研究中心同时在做,中间的协调上现在有些问题。

毕竟不是一家公司的,有点山头主义那是再正常不过了,现在杜克的主要精力放在了j7无人机改造上,对于材料这块关注少了,底下的人自然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这个东西谁先研究出来那就是谁将在这个市场上占据上风,所以互通有无上有所保留那几乎是一定的。

秦泰然也理解这一点,不过他不仅仅是兵工的研发副总,同时还有一个总装的身份,站在他的立场来说,不管是兵工也好、杜氏重工也好,谁先研究出来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研究出来才是王道。

要造出一架真正的全球鹰出来,材料这一关那是无法回避的,杜克的电子系统再完善再高明,也不能替代这些特殊材料吸收或者发射掉雷达波的探测。尽管之前国内通过一些秘密渠道搞到了一些隐身材料的碎片,在研究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果,但是比起全球鹰这个美军现役无人机中的顶级产品来说,这个差距大到没有多少可比性。

内部研发之间有良性竞争那是一个好事情,但是秦泰然更想让不同研发机构之间能够共享一些成果,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研发投入浪费,虽然这个中间的度不是很好把握,秦泰然也不会任由下面各自为战,让内耗多过合作。

秦泰然就这么天马行空地想着心事,不知不觉飞机就到了蓉城。手下人接住他之后,早已打听好杜克去向的秦泰然直接驱车前往ds研发基地。

在麻省理工的日子第四百八十八章协作新机制

更新时间:201292819:11:59本章字数:3223

“秦哥,你来得可真够快的。”接到基地门口警卫传来的消息,杜克丢开工作出来迎接秦泰然一行人,其实也就是秦泰然同他的警卫兼秘书和蓉城这边派出的一名司机。

“还好,这次民航总算是准时了一次。”看到杜克还是老样子,秦泰然笑着说道,“这次来要同你商量点事情,我们到里边再说。”

“好,小王,贵宾会议室准备好了没有”杜克已经略知秦泰然的来意,事关全球鹰这件绝密的事情,他已经提前吩咐身边的助手准备好会议室的茶水等,他要同秦泰然单独谈这件事,这可是身边助手都不宜知道的事情。

“杜院长,都已经安排好了”一边基地负责行政后勤的小王恭敬地回答道。

来到贵宾室,杜克见只剩下自己和秦泰然两个人,便急迫地问道:“秦哥,你那边现在进展怎么样”虽然现在忙着j7无人机改装的事情,杜克的心中其实瞄准的还是全球鹰,在他眼里,j7无人机可没有全球鹰的分量。

毕竟,这个技术含量上差距太大,尽管在航电方面杜克将会为未来的j7无人机打造一个极为智能飞行控制系统,但是作为一个真正技术控,杜克对于j7无人机其它可没有萧乾光那样看重一一改装后的j7无人机更像是一款可以重复使用的导弹平台,速度快但是样子简陋,功能相对也比较简单。

尽管杜克也了解这个j7无人机未来的一些作战意图,但是对于杜克这个军盲来说,这些意图不过都统统抽象为一个个作战距离、携带重量等参数,对于这个工程背后蕴藏着的巨大战略性利益杜克根本没有去想过。

在杜克眼中,单单老旧的机身同现代化无人战机相比就相去甚远,所以只看外表就让人无爱,对比“死神”,x47,实在不符合杜克的审美情趣,因此这不是杜克想要的无人战机。

所以杜克很关心兵工在全球鹰硬件方面的突破,如果破解了对手的材料、动力系统以及航电传感器方面的技术,杜克的大型无人机仿制计划才能够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秦泰然心中一动,从杜克这句话中仿佛触摸到了什么。

“大部分非常顺利,毕竟我们已经有了拆解f16,su27,su30等大型战机的经验,大部分东西拆解研究都进展很快,像传感器、雷达系统等父母已经摸索出一些眉目来,现在对于材料方面的研究要滞后一些,相对而言,对于材料的逆向工程一向都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兵工和杜氏重工材料研究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流似乎存在一些问题。”

秦泰然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杜克,我有一个新的想法,现在我们的研究涉及的部门众多,彼此之间又有不少利益牵连关系,单单靠行政命令压制可能也不是什么长久的解决办法,我想是不是建立起一种新机制,让各个研究机构之间有着更强的合作向心力,这样能够最大限度避免研发资源的重复浪费。”

杜克听秦泰然这么一说,眼睛一亮,现在不仅仅是杜氏重工同外部的研发协作上有问题,就算是sa旗下的各大子公司中间,由于研发的交叉不可避免,不同部门之间同样存在利益冲突和重复投入问题,只是无论是赵建武也好,还是蔡思强也好,都对这个问题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他们现在有数万人的研发队伍,每年都有成百上千软件项目,中间重复研发不算少数,除了在核心系统架构上有杜克把关,可以大量减少重复性工作,将大部分公用模块以sdk形式抽象出来公用,但是在具体项目上存在的大量重复工作杜克就鞭长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