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手册(2/2)
“这东西发下去,不是让你们拿回家垫桌脚的!”
“都给我仔细看,认真学!”
“看完之后,你自已岗位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环视众人,抛出了关键信息:
“还有,这册子发下去之后,我们后面是要组织考核的!”
“书面考、口头问,形式多样,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确保每个人都把规矩刻在脑子里!”
“考核”两个字一出,
不少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
这要是考不过可怎么办?
何卫国将
新规矩的建立,总要有个适应过程,而严格的执行就是最好的推动力。
他不再多言,朝陈大福几人挥了挥手。
陈大福、陈阳等人立刻会意,开始动手分发手册。
一本本还带着油墨清香的手册,被依次递到了每一位司机、修理工和学徒的手中。
人们拿到手册,大多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
厂房里一时间只剩下“哗啦啦”的翻页声和偶尔的低语。
修车班的老师傅陈麻子看得格外认真。
他粗糙的手指直接翻到车辆维护与配件管理那一章,在字行间一点点地挪动,嘴里还无声地念叨着。
看着看着,他眼睛越来越亮,最后忍不住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的徒弟,压着兴奋的嗓音道:
“嘿!有点儿意思啊!这册子写得挺明白!”
他用指甲在一条规定下重重划了一下:
“你看这儿,‘按照行驶里程进行强制保养,谁开车谁负责出车前检查’,还有这条,‘维修更换配件,需经当班司机签字确认’……瞧瞧,白纸黑字,一条条多清楚!”
他扭头对着身后几个围着看的徒弟,声音不由得提高了些:
“都看见没?以后换了啥零件,谁签的字,这上面都得记着!”
“白纸黑字,谁也甭想再往咱们修理工头上乱扣屎盆子!”
“这规矩定得好!他娘的,以后干活就有凭有据了,看谁还敢耍赖!”
他越说越激动,对着徒弟们下令:
“这好东西,不用队里催,咱们自已就得记住!”
“你们几个,也都给老子把这几条背熟了,听到没有?”
“听到了,师傅!”
几个年轻徒弟连忙点头,也凑得更近,仔细看那几条规定。
另一边,老司机王师傅则更关注调度和油耗方面。
一字一句地读者《调度与排班管理》和《油耗核算标准》那两个章节。
当看到上面明确写着的轮班规则、不同路线和车型的详细油耗标准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一块心头大石。
他用胳膊碰了碰旁边姓刘的老伙计,把册子指给他看,语气里带着难得的轻松:
“老刘啊,你快瞅瞅,瞅瞅!这下心里可算有本明账了!”
“你看这排班,多清楚!再看这油耗,跑哪条线、开哪种车,该烧多少油,该拿多少补贴,全都写得明明白白!”
“咱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好活儿被那些有门路的关系户抢走,也不用硬着头皮去跑那些坑坑洼洼的烂路,更不用为那点儿油耗跟上面扯皮,说不清道不明了!”
王师傅感慨地摇摇头:“干活,就得干这种心里亮堂的活儿!舒坦!”
旁边的刘师傅也是连连点头,手指点着另一处补充道:
“对对对!老王你看这儿,还有这条呢!”
“‘根据路线实际路况,合理核定并适时调整任务时限’……”
“你看后面附的这个表,之前好多要求三、四天必须跑完的路线,现在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时间,最少也多半天的缓冲,多的甚至放宽了一两天!”
“这样好啊,咱们在路上就不用为了赶时间没日没夜地拼命跑了,能踏踏实实找地方歇歇脚,安全上也更有保障了,不用老是担心出事。”
像王师傅和刘师傅这样的对话,在司机群体中最为普遍。
他们人数最多,也是之前受不规范管理影响最深的。
如今看到这些细致入微、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规定,心里别提多痛快了。
以往那种担心被克扣补贴、被质疑油耗、被压缩休息时间的提心吊胆的日子,眼看就要到头了。
现在一切都有章可循,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干起活来,腰杆都能挺直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