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7章 一个倾国倾城,一个时代楷模(2/2)
冯志刚带着一群精神抖擞的战友,骑着二八大杠回来了。
王斤坐在冯志刚的后座上,一身崭新的红棉袄,脸上是藏不住的幸福。
但所有人的目光,显然都没第一时间聚焦在新娘身上。
只见队伍最前面,王漫推着那辆被王煤用木条精心包边、显得结实又有点古怪的八嘎自行车。
他今天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军装,身姿挺拔如松。清晨的微光在他那张漂亮得近乎不真实的脸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柔光,让他看起来不像凡尘中人,更像一个误入人间的清冷俊美的精灵。
而在他身旁,王煤也同样整理得一丝不苟。他穿着笔挺的军装,接近一米八的个头,肩宽背直,浓眉大眼,脸庞轮廓分明,是那种老一辈看了都会夸一句正气可靠好后生的标准俊朗。
他沉稳地站在那里,与王漫的清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奇异地和谐。
一个倾国倾城,一个时代楷模。
这左右护法般的阵容,瞬间让冯家门口仿佛成了某种电影海报的拍摄现场。
这哪是迎宾?
这分明是左右门神!
还是顶配版的!
冯志刚的那些战友,以及陆续到来的冯家亲戚,无论男女老少,目光都像被磁石吸住一样,黏在了这两人身上。
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
“老天爷,志刚这媳妇娘家是啥来头?”
“漫长得精神了!他身边的兄弟也精神!”
“左边那个,是画里走出来的吧?”
王扶额,内心哀叹。她就知道会是这样!
这哪是去当迎宾,这简直是去砸场子!
让王漫这样一个倾国倾城出现在婚礼上,所有人的注意力还会在新娘身上吗?
冯志刚的那些战友、亲戚,估计目光都会黏在她这两个哥哥身上,私下里不知道要议论成什么样。
冯志刚看着这阵仗,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他那张脸上非但没有不快,反而嘴角大大咧开,露出了一个更加灿烂甚至带着点自豪的笑容。
他用力拍了拍王漫和王煤的肩膀,声音洪亮地对众人宣布:“看看!这就是我媳妇的娘家人!怎么样,给我老冯长脸吧?!”
他那帮战友这才回过神来,纷纷笑着起哄,气氛瞬间被点燃。
王漫对于周围的喧闹毫无反应,只是平静地将八嘎车停好。王煤则沉稳地向冯家长辈和众人点头致意,分寸把握得极好。
王斤跳下车,看到王,立刻像只快乐的鸟一样扑过来,抱着她的胳膊,眼睛亮晶晶地声:“你看!我哥他们给我撑的场面!太有面子了!”
王看着她姐那得意又幸福的模样,心里那点无奈也化为了暖意。
她捏了捏王斤的手,笑道:“是是是,最有面子了!快进去吧,新娘子,冯叔冯姨等着呢。”
她看着王漫和王煤如同两尊最出色的门神,将王斤护送入内,心里终于彻底踏实了。
没有张灯结彩,没有繁琐仪式,但气氛却格外庄重热烈。
屋子里坐满了人,除了冯家的亲戚、王一家,更多的是冯志刚部队的领导和战友,以及家属院里关系好的邻居。
桌上摆着冯阿姨和王准备的花生、瓜子、薯片、水果糖和茶水。
座谈会由冯志刚的军政委陈国栋主持。
他首先站起来地:“今天,我们在这里为冯志刚同志和王斤同志举行一个革命化的新婚座谈会!首先,让我们共同学习一段语录:‘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众人认真地跟着念诵,气氛肃穆而崇高。
学习完毕,陈国栋笑着进入正题:“冯志刚同志是我们部队的优秀指挥员,思想过硬,作战勇敢!王斤同志,虽然来自农村,但根正苗红,思想进步,性格爽朗!他们的结合,是革命的结合,是共同的革命理想让他们走在了一起!
在大家的掌声和善意的笑声中,冯志刚先站了起来。
他依旧身姿笔挺,像在做报告,但黝黑的脸上泛着红光:“感谢组织,感谢首长和同志们!我和王斤同志……我们是在组织的关怀下认识的。我认为,王斤同志立场坚定,勤劳能干,能够成为我革命路上的好战友、好伴侣!我保证,今后一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
轮到王斤了,她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脸虽然红,声音却清亮亮的:“感谢组织批准,感谢冯叔叔冯阿姨,也谢谢!我和冯志刚同志会好好过日子,他在前方保卫国家,我在后方照顾好家,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我一定努力向他学习,提高思想觉悟,也请各位同志监督我们!”
“好!”众人纷纷叫好鼓掌。
王看着台上英武的冯志刚和爽利大方的王斤,心里满是得意,他们家的女孩就是利大方。
…………
王煤坐在角里,看着这热闹的场面,他看着王斤脸上幸福而笃定的笑容,看着冯家人满意的神情,心里也彻底踏实了。
他默默地从随身带的布袋里掏出一个本子,在上面记着什么。
王凑过去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婚礼支出效益评估:
- 收获:组织认可、战友祝福、家庭稳定
- 投入:糖果2斤、茶饼3包、草药茶3包、华子2包、牡丹4包、土豆5斤、时间成本……
- 结论:效益极高,属于必要情感投资。】
转头看着门口被投喂的王漫,连带有糖吃的军军和瑾以及丁旭,她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座谈会在一片革命歌声和欢声笑语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