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这位陛下头顶泛绿光 > 执钰·成亲篇(上)

执钰·成亲篇(上)(1/2)

目录

二月初的清河县不像盛京城,它地处淮安府偏南,是个四季都温暖舒适,宜人居住的小县城。

阿执的家住在小县城的城东,面临街市,背靠淮河,晚上在院子前门能听到街上叫卖吆喝的声音,回到小院后面的菜地,又能听到淮河上画舫里的琴瑟萧合之音。

她阿娘原本没看上这间院子的,嫌早晚都吵闹,但这院子离她阿爹县衙近,离哥哥的县学也近,阿娘索性也就安慰自己,闹中取静也挺好,便和阿爹盘下了这间院子,一住就住了三十六年,住得儿女都离开了这间院子,各自成了家,只剩下了当初买这间院子的孩子爹娘。

阿执靠在窗边,看着淮河上的画舫,白日里的淮河不如晚上,华灯暖笙歌舞,现在很静。

她回清河县有一个月了,秦钰送她回了家,但没着急见她的父母,反而是让她好好睡一觉,等明日他再来见她,向她郑重地提亲。

她站在家门口,买东西回来的阿娘见了她话都说不出来,只一味地抱着她。

原来当初她南下失踪的消息没有传出去,她阿娘只知道皇帝放了未曾临幸的宫妃出宫,心底一直对自家女儿是否能出宫抱着希望,盼啊盼的,盼了两年多,终于盼到了她女儿回家。

当日阿执回家,她阿娘什么也没问,只是拉她回了家,家里房间都是收拾好了的,和她离家前往盛京是一样的。到晚上时,阿娘抱着她一起睡觉,问她为何现在才回家,明明两年前宫妃就被放出秦宫里了。

做儿女的,总不希望父母知道自己的苦,何况这些年她也没过得多苦,只是命运有时候太作弄人了一些。她说回家的路上遇到山崩,得了一个英雄相救,兜兜转转在外面呆了两年,这才回来,明日那位英雄就会来她家提亲的。

阿娘原本抱着迟疑,但第二日家门前果真站着一个男子,相貌生得俊美,身姿如玉树,他身后还停着十几辆马车,把整个小巷的过道都挤满了,火红的颜色铺满小巷的青石板上,说是红妆十里也不为过。

巷子里头的街坊邻居都站在门口,对这样声势浩大的提亲头一次见,你一言我一语的把阿娘问得脑袋发懵,要不是阿爹听到动静出门站在了她身边,恐怕她得晕。跟在男子身边的说媒人拿着一叠金印红册上前,给未来的亲家说明:“这位是秦公子,册子是他的生辰八字和所住之地以及家世来历,这位相公和夫人可看一看。”说媒人将金印红册递给了阿娘和阿爹。

没见过阵仗这样大的提亲,阿娘接过红册,仔细看了。

秦钰,文宣辰年寅月初一子时生,盛京人,父母俱故,现居清河县,祖代入仕,只他这一辈从商。

从阿娘李元氏这来看,这是个很不错的小伙,父母俱故又在清河县定居,家世清白,阿执嫁过去还可以时常回家,只是从商不知从的什么商,若是每年出去进货卖货,夫妻聚少离多那就不好了。

阿爹李清河却沉默了会儿,问他:“公子可知我小女曾是今上的嫔妃,公子不介意?”他的小女曾经做过天子妃嫔,就怕这个年轻人只是因为路上偶然搭救,一路相伴生的一时之情。

“不然这样,可否让令媛出来一叙,男婚女嫁,一是父母恩准二是双方情投意合。实不相瞒,在见到令媛的第一眼,小生便有了一辈子非她不娶的决心。”秦钰说完这话,凤眸凝睇着大门上的银质门枢,一瞬不转。

李清河见他神色认真,被他话打动,犹疑一阵,还是让妻子进去叫阿执出来,阿执和妻子出来了,站在小院的门口,与秦钰隔了一个门槛的距离。她没想到他提亲真弄了这么大的阵仗出来,十里红妆为聘礼,三媒六聘,他都一一兑现。

李清河一见自家女儿的神色,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他问:“阿执,这位公子上门提亲你也看到了,我问你,你可愿意?”

阿执:“......”她不知为何,说不太出口这三个字,明明看阿爹含笑的眼,就知道阿爹肯定懂她这个小女儿的心思,偏要这样问上一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