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 第158章归唐密令

第158章归唐密令(1/2)

目录

长安来的密使并未带来故土的问候,反将一道鎏金国书置于案头。

「着尔速归,册封国后夫人,享宗庙香火。」

窗外梧桐叶正飘落,如同她此刻纷乱的心绪。

---

深秋的乞儿国皇宫,褪去了夏日的繁盛,染上了一层沉静的金黄。御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着从窗缝渗入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里的某种凝滞。

毛草灵,或者说,如今在乞儿国尊号为“凤仪夫人”的她,正端坐在紫檀木书案后,批阅着各地呈上的奏章。她穿着一袭杏子黄底绣金凤穿牡丹的宫装常服,乌黑的发髻挽成端庄的凌云髻,只簪一支赤金点翠步摇,随着她低头的动作,流苏轻轻晃动,折射出细碎的光晕。

十年的光阴,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洗去了初来时的青涩与惶惑,沉淀出一种从容与威仪。眉宇间少了些跳脱,多了份沉静,唯有那双眸子,偶尔在思索时,还会闪过一抹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灵动机敏的光彩,那是她来自现代灵魂的印记。

她执笔的姿势标准而优雅,朱砂笔在奏章上勾画,时而停顿,写下批注。案头堆积的文书,涉及农桑、水利、商税、边关防务,林林总总,她处理起来已是驾轻就熟。这十年,她不仅仅是后宫之主,更是皇帝宇文澈最倚重的臂膀,许多利国利民的政令,背后都有她的心血。乞儿国能从当初的积弱走向如今的繁荣,她功不可没。

殿内安静,只有炭火偶尔的噼啪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轻响。几名宫婢垂手侍立在角落,屏息静气,不敢打扰。

忽然,殿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片宁静。贴身大宫女云袖快步走了进来,神色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她行至案前,低声道:“夫人,陛下请您即刻去两仪殿。说是……长安来使了。”

“长安”二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毛草灵心间漾开了一圈涟漪。她执笔的手微微一顿,一滴朱砂险些滴落在奏章上。

长安。

大唐。

那是她名义上的故国,是她这具身体原本的归属,也是她穿越之初,拼命想要逃离,却又在心底留下复杂印记的地方。十年了,除了最初几年偶尔有些礼节性的往来,大唐那边几乎已经淡出了她的生活。她早已将自己视作乞儿国的一份子,视宇文澈为挚爱夫君,视这片土地为真正的家园。

此刻,长安突然派来使臣,所为何事?

她放下朱笔,抬起眼,眸中闪过一丝疑虑。云袖是她从青楼带出来的旧人,最是心腹,此刻她的表情,让毛草灵意识到,这次来使,恐怕非同寻常。

“可知所为何事?”毛草灵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波澜。

云袖摇了摇头,声音压得更低:“奴婢不知,只看来使神色严肃,手持节杖,像是……有重要国书传达。陛下已在两仪殿接见,特意让奴婢来请夫人。”

毛草灵的心微微下沉。重要国书?特意让她前去?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窗外的阴云,悄然笼罩上来。

她站起身,理了理裙摆,步摇轻晃。“走吧。”

两仪殿是宫中接见重要外使、举行正式仪典的宫殿。毛草灵乘坐步辇赶到时,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宇文澈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面容沉静,看不出喜怒。殿下,左右分立着乞儿国的几位重臣,如宰相杜文渊、兵部尚书赫连铁等,个个面色凝重。

而在大殿中央,站着三名风尘仆仆的使者。为首一人,年约四旬,面容清癯,下颌微须,身着大唐三品官员的紫色圆领袍服,手持一柄代表天子权威的旄节,神情倨傲,眼神锐利,正微微昂着头,打量着殿内陈设,目光扫过乞儿国众臣时,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优越感。

毛草灵步入大殿,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那大唐使臣的目光也转了过来,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眼底掠过一丝惊艳,随即又恢复了那种程式化的严肃。

“陛下。”毛草灵走到御阶之下,对着宇文澈盈盈一礼。

“爱妃平身。”宇文澈的声音温和,但毛草灵敏锐地捕捉到他眼底深处的一抹阴霾。他抬了抬手,示意她站到自己身侧稍前的位置,这个细节,彰显了她在这殿中仅次于皇帝的地位。

“这位便是凤仪夫人?”大唐使臣开口了,声音洪亮,带着长安官话特有的腔调。

“正是朕的皇后。”宇文澈淡淡道,语气不容置疑。他虽未正式为毛草灵举行封后大典,但在乞儿国朝野,早已视她为后。

使臣微微颔首,算是见礼,却没有多少恭敬之意。“本官乃大唐鸿胪寺卿,崔明远,奉吾皇陛下之命,特来宣示国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