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十年之约,故国来使(2/2)
毛草灵迎上他的目光,坦然点头:“当年离唐之时,确有此事。彼时身份微妙,此为脱身之策,亦是……权宜之计。”她顿了顿,补充道,“我并未放在心上,亦从未想过要履约归唐。”
萧景琰沉默了片刻,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她:“如今使团已至,国书已到。大唐皇帝许你‘国后夫人’之尊,那是仅次于皇后的尊位,荣华富贵,更胜往昔。你……当真不曾动心?”他的语气里,带着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小心翼翼。
毛草灵看着他眼中那抹隐藏极深的不安,心中蓦地一软,又有些好笑。这男人,平日在朝堂之上杀伐决断,面对百万敌军亦不曾变色,此刻却因一个可能失去她的消息而如此失态。
她反手用力回握住他的手,凤眸清亮,语气坚定无比:“陛下,十年夫妻,育有一双儿女,难道在陛下心中,我毛草灵是那等贪慕虚荣、背信弃义之人?乞儿国是我的家,你是我的夫君,煜儿和玥儿是我的骨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张面孔,都早已融入我的骨血。莫说一个‘国后夫人’,便是大唐皇帝此刻将他那龙椅让与我坐,我也绝不离开乞儿国,离开你与孩子们身边!”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萧景琰怔怔地看着她,看着她眼中毫无伪饰的真挚与坚定,那颗自听到消息后便悬起的心,终于缓缓落回了实处。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暖流瞬间涌遍四肢百骸,驱散了所有的疑虑与不安。
他猛地伸手,将她紧紧拥入怀中,力道之大,几乎让她窒息。他的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朕就知道……朕就知道你不会走!灵儿,朕不能没有你,乞儿国不能没有你!”
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剧烈心跳和滚烫的体温,毛草灵安心地靠在他怀里,唇角微微上扬。这个男人,将她从命运的泥沼中拉起,给予她毫无保留的信任与爱重,与她共同缔造了这十年的盛世繁华。她怎么可能离开?
“只是,”毛草灵轻轻推开他一些,眉宇间掠过一丝思虑,“大唐既然派了使团,持国书而来,便是国事。我们需得妥善应对,既不能损了两国邦交,也要彻底绝了此事,以免后患。”
萧景琰此刻心神大定,闻言点头,帝王的睿智与冷静重新回归眼中:“爱卿所言极是。此事朕与你一同应对。大唐若识趣,便该知难而退。若不然……”他眼中寒光一闪,“朕的皇后,岂是他人可以觊觎的?”
帝后二人相视一笑,默契在心。十年的风雨同舟,早已让他们成为了最坚实的同盟。
然而,消息却如同长了翅膀,迅速在宫中,乃至朝堂上下传开。
接下来的几日,毛草灵能明显感觉到宫中气氛的微妙变化。一些素来依附于她的妃嫔、女官,前来请安时言语间多了几分试探与小心翼翼。朝堂之上,虽无人敢公然议论皇后去留,但暗流涌动,不少大臣的目光都带着隐忧。
这日午后,毛草灵正在查看内务府呈上的冬季用度预算,几位素日里与她交好、亦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夫人,联袂求见。
几位夫人行礼后,神色间皆带着忧色。为首的吏部尚书夫人王氏,性子最为爽利,忍不住率先开口:“娘娘,近日宫中传闻……说大唐派了使团来,要迎您回去?这……这可如何是好?”她语气急切,带着浓浓的不舍与担忧。
“是啊,娘娘,”另一位夫人接口道,“您若走了,咱们这些人可怎么办?太子和公主殿下又该怎么办?”她们早已将毛草灵视为主心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还有陛下……”兵部侍郎夫人压低声音,“陛下对娘娘情深义重,若娘娘离去,陛下他……”
毛草灵放下手中的账册,目光平静地扫过几位焦虑的夫人,微微一笑,笑容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诸位夫人不必惊慌。本宫生于斯,长于斯(她自动忽略了最初的青楼岁月),乞儿国便是本宫的根。陛下待我至诚,太子公主乃我亲生骨肉,我岂会舍他们而去?至于那些传闻,不过是些无稽之谈,大唐使团前来,或是为两国邦交,未必是为那陈年旧约。即便真是,本宫心意已决,绝不会离开。”
她的话语从容而肯定,如同定海神针,瞬间抚平了夫人们心中的惊涛骇浪。
几位夫人闻言,顿时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娘娘深明大义,实乃我乞儿国之福!”
“有娘娘这句话,我等就放心了!”
送走了几位夫人,毛草灵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渐沉的夕阳,将天际渲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
故国来使,十年之约。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外交事件,更是对她过去十年选择的一次审视,对她内心归属的一次拷问。
她端起手边微凉的茶盏,轻轻呷了一口,目光坚定如磐石。
她的答案,早已在十年间的每一个日夜,在萧景琰信任的目光中,在孩子们纯真的笑靥里,在乞儿国日益繁华的景象里,书写得清清楚楚。
这里,是她的国,她的家,她的永恒归宿。
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
---
第155章完
下一章预告:大唐使团抵达乞儿国京城,朝堂之上,使臣宣读国书,正式提出迎回“永寿公主”。萧景琰与毛草灵将如何应对?朝臣们对此事有何反应?毛草灵又将如何当着使臣的面,表明自己绝不离开的决心?一场关乎去留、牵动两国神经的外交风波,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