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破倭令 > 九,夜黑如墨·六、

九,夜黑如墨·六、(1/2)

目录

现在,昔日的街头混混,成了即将让宛平百姓谈虎色变的侦缉队长。就上啊哈,天有不测风云,该死的老儒夫子,你可想到我李富贵也有扬眉吐气的一天?

那天,当松尾要他当面用枪杀来表白自已的忠诚,富贵便毫不犹豫的接过王八盒子,甩手就是一枪。

待他看明自已击毙的竟然是自已的亲表妹,虽然也曾惊愕,却很快镇静自若。

生活殘酷,世事难料,亲情早已在流失和训斥的日子里远去。从今后,一了百了,咱李富贵定要借着皇军的阶梯,青云直上,在王道乐土中,占据一个显赫的位子……

这天,李富贵带着一个队员照例化装出行,逛荡之余,无意中就逛到了“烟熏巷”。

“烟熏巷”,其实就是一溜靠街后面的平房,是富贵的三伯父在街墙头上挂了一个木牌,自已挥毫题目:“烟熏巷”,取这儿烟熏火燎贫寒之意。

其实,这儿住的都是即算不上乡绅望族的有钱人,也算不上是居夫定处食不果腹的真正穷困潦倒者,而是小有收入,勉强能糊口渡日的中间阶层。

依仗着点识文断字,三伯父就在“烟熏巷”开了一间私塾。

平时靠教七八个小朋友“三字经”,“嗟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或“精忠报国”什么的云云,年终或年初得一点家长给的一星点儿“束条”为生。

平时惨淡经营,不在话下。

现在,小鬼子进了城,学生早成了难民,在逃亡路上,教书先生自然也失了业,在被炮火摧毁了一大半的“烟熏巷”边,摆了一个小凉茶摊子,收个一文半文的糊嘴。

远远的看见老儒夫子佝偻了腰,坐在小凳子上,一面挥赶着苍蝇,一面吃力的叫着:“凉茶,一文管饱!凉茶,一文管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