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大唐:造反有理,我哥是黄巢 > 第70章 结盟

第70章 结盟(2/2)

目录

黄宁又惊又喜:“大嫂!你回来了!这些日子你去哪了?我们找了你好久!”

大嫂眼泪涌了出来,抱住黄宁:“二弟,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们了!当初我引开追兵,被朱温的人抓住了,后来趁他们不注意,才逃了出来,一路打听着找过来的。”

黄宁拍着大嫂的背:“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大哥要是知道你回来了,肯定很高兴。”

果然,黄巢听说大嫂回来了,立刻从练兵场跑了回来,见到大嫂,激动得说不出话,只是紧紧地抱着她。

小侄子也扑进大嫂怀里,哭着喊:“娘!娘!”

大嫂抱着孩子,眼泪直流:“我的儿,娘对不起你,让你受委屈了。”

一家人团聚,场面感人,旁边的弟兄们都红了眼眶。

大嫂回来后,山谷里更热闹了,她心灵手巧,帮着周老打理药坊,还教妇人们做针线活,把营地打理得井井有条。

转眼到了春天,北方的反梁势力派人来了,说已经准备好了,约定下个月初一兵分几路进攻梁朝。

黄巢召集所有头领议事,安排出兵的事。

“我带两万人马从东路进攻,直逼汴州,”黄巢说,“王头领,你带一万人马从西路进攻,牵制朱温的兵力。其他头领,你们各自守住营地,随时准备支援。”

大家都点头同意。

黄宁说:“大哥,我跟你一起去东路,我带五千人负责袭扰朱温的粮道,帮你分担压力。”

黄巢想了想说:“好,有你在,我放心。”

出发前一天,黄宁去药田看了看,百姓们正在收割新的药材,见到黄宁,都笑着打招呼:“二头领,您要出征了?”

黄宁笑着点头:“是啊,等我们打败了朱温,就回来跟大家一起种药。”

一个老农说:“二头领,您放心去吧,药田我们会照顾好的,等您回来,给您留最好的药材!”

黄宁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些百姓就是他们的根基,有他们在,就有希望。

第二天一早,黄巢和黄宁带着人马出发了,山谷里的百姓和弟兄们都来送行,大嫂抱着孩子站在最前面,对黄巢和黄宁说:“你们一定要保重,我们等着你们回来。”

黄巢点点头:“放心吧,我们会回来的。”

黄宁也笑着说:“大嫂,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等我们好消息。”

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朝着汴州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们遇到了不少逃难的百姓,听说他们是去讨伐朱温的,都纷纷要求加入,黄宁让人把多余的粮食分给百姓,愿意加入的就编入队伍,很快,人马就增加到了三万多人。

到了汴州附近,黄巢让人扎营,黄宁则带着五千人悄悄绕到朱温的粮道附近,准备袭扰。

朱温果然派了大量人马防守粮道,黄宁几次尝试袭扰,都没成功,还损失了几个弟兄。

他心里着急,召集弟兄们商量:“朱温的粮道防守太严,硬攻肯定不行,得想个法子。”

一个弟兄说:“二头领,我听说朱温的粮官是个贪财的人,咱们可以用重金贿赂他,让他放咱们过去。”

黄宁摇摇头:“不行,朱温对部下很严,要是被他知道了,咱们不仅贿赂不成,还会暴露目标。”

另一个弟兄说:“那咱们可以假装成朱温的人马,混进粮道。”

黄宁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咱们找几套朱温人马的衣服,换上,再学他们的口音,应该能混进去。”

说干就干,黄宁让人抓了几个朱温的俘虏,逼他们交出衣服,又学了他们的口音,然后带着弟兄们换上衣服,朝着粮道走去。

守粮道的士兵见他们穿着自己人的衣服,又说着同样的口音,果然没怀疑,放他们进去了。

黄宁带着弟兄们悄悄摸到粮车附近,趁守卫不注意,放了一把火,然后趁乱杀了几个守卫,等守卫们反应过来时,他们已经混在人群里溜走了。

这次袭扰成功,烧了不少粮车,朱温气得把粮官杀了,又派了更得力的人去守粮道,但黄宁已经找到了对付他们的办法,接下来的几天,又袭扰了几次,每次都能得手。

黄巢趁机带兵攻打汴州,朱温的人马因为粮草不足,士气低落,节节败退。

没过多久,北方的反梁势力也从其他方向进攻,朱温顾此失彼,忙得焦头烂额。

这天,黄宁正在准备再次袭扰粮道,一个弟兄匆匆跑来:“二头领,大哥派人来报,说朱温要亲自带兵出城迎战,让您赶紧回去支援!”

黄宁立刻带着弟兄们赶回营地,黄巢正站在营门口等他。

“二弟,你回来了,”黄巢说,“朱温要亲自出战,这是个机会,咱们一起打败他!”

黄宁点头:“好!”

两军在汴州城外列阵,朱温骑着高头大马,站在阵前,看着黄巢,冷笑道:“黄巢,你这丧家之犬,还敢来送死!”

黄巢也冷笑:“朱温,你篡唐称帝,天理不容,今天我就要替天行道,灭了你!”

说完,他举起长枪,大喊一声:“杀!”

弟兄们立刻冲了上去,朱温的人马也不甘示弱,迎了上来,两军厮杀在一起。

黄宁带着弟兄们从侧面迂回,直插朱温的中军,朱温见状,立刻派精锐部队来拦,黄宁毫不畏惧,挥舞着大刀,杀得朱温的人马人仰马翻。

激战了半天,朱温的人马渐渐不敌,开始败退,朱温见势不妙,调转马头就跑,弟兄们趁机追杀,杀得朱温的人马死伤惨重。

黄巢带着人马一路追杀,很快就攻占了汴州,朱温带着残部往北方逃去。

攻占汴州后,弟兄们都欢呼起来,黄巢站在汴州城楼上,看着

黄宁笑着点头:“是啊,大哥,我们成功了。”

接下来的几天,黄巢派人安抚百姓,整顿军纪,黄宁则忙着派人去接收朱温的粮草和兵器,同时联系北方的反梁势力,商量下一步的计划。

没过多久,北方的反梁势力派人来了,说朱温逃到了幽州,投靠了幽州节度使,他们想联合黄巢一起去攻打幽州,彻底消灭朱温。

黄巢召集头领们议事,大家都同意去攻打幽州。

黄宁说:“幽州地势险要,朱温又投靠了幽州节度使,咱们不能硬攻,得先派人去联络幽州的其他势力,争取他们的支持。”

黄巢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

黄宁派了几个机灵的弟兄,乔装成商人,去幽州联络其他势力,自己则留在汴州,筹备粮草和兵器。

几个月后,派去的弟兄回来了,说幽州有几个将领不满幽州节度使投靠朱温,愿意跟黄巢联手,里应外合,攻打幽州。

黄巢很高兴,立刻召集人马,准备出发。

黄宁也跟着一起去了,这次他带了一万弟兄,负责攻打幽州的西门。

到了幽州城外,黄巢派人跟城里的将领联系好,约定半夜里应外合。

半夜时分,城里的将领果然打开了城门,黄巢带着人马冲了进去,朱温和幽州节度使没想到会有人叛变,顿时慌了手脚,率军抵抗,但已经来不及了。

黄宁带着弟兄们从西门杀进去,一路杀到节度使府,幽州节度使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朱温则带着几个亲信从后门逃了出去。

“追!别让朱温跑了!”黄宁大喊一声,带着弟兄们追了上去。

朱温一路往东北逃,黄宁紧追不舍,追了三天三夜,终于在一条河边追上了朱温。

朱温见无处可逃,转过身,看着黄宁,冷笑道:“黄宁,没想到我最后会栽在你手里。”

黄宁看着他,冷冷地说:“朱温,你作恶多端,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说完,他举起大刀,冲了上去,朱温也拔出佩剑,迎了上来。

两人厮杀在一起,朱温虽然年纪大了,但武功依然不弱,黄宁打了几十个回合,才渐渐占了上风。

最后,黄宁一刀砍中朱温的肩膀,朱温惨叫一声,倒在地上,黄宁上前一步,一刀结果了他的性命。

杀了朱温后,黄宁松了口气,他知道,最大的敌人终于被消灭了。

回到幽州,黄巢正在等着他,见到他回来,笑着说:“二弟,你立了大功!朱温死了,天下就太平了。”

黄宁笑着点头:“是啊,大哥,天下太平了。”

接下来的几年,黄巢派人平定了各地的叛乱,统一了北方,然后在长安称帝,国号叫“齐”,封黄宁为晋王,负责管理湖广和北方的药田和药铺。

黄宁把周老和大嫂还有孩子都接到了长安,周老继续研究药材,培育新品种,大嫂则在宫里打理内务,把皇宫打理得井井有条。

那个曾经三岁的小侄子,已经长大了,跟着黄宁学种药和医术,很有天赋。

黄宁经常去各地的药田看看,教百姓们种药,百姓们见到他,都亲切地喊他“黄王爷”。

这天,黄宁在长安的药铺里跟掌柜的算账,周老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一株草药,笑着说:“你看,这是我培育出来的‘长生草’,虽然不能真的长生不老,但能强身健体,延长寿命!”

黄宁接过草药,惊喜地说:“周老,您太厉害了!有了这长生草,百姓们就能更健康了。”

周老笑着说:“还不是托你的福,要是没有你,我哪有机会研究这些。”

黄宁心里暖暖的,他想起了当初在山谷里种药的日子,想起了那些跟着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想起了那些支持他的百姓。

他知道,现在的太平日子来之不易,他会好好珍惜,继续教百姓们种药,让更多的人过上安稳幸福的日子。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洒在黄宁和周老的身上,温暖而祥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