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奇门相师 > 分节阅读 142

分节阅读 142(1/2)

目录

,留下四个人守在外边,防止盗墓贼从别的洞口逃走,自己带着两个人进入墓穴。”

白礼堂继续说道:“谁也不知道里边发生了什么事,过了半个小时,留守在外边的队员决定进去看个究竟,于是又分成两组,两个人进入墓穴。但是很快就又失去动静,留守的队员再不敢贸然行动,想这次行动总部求救。

后来我们再次派了四个警员下去搜查,但只有一名警员跑了出来。这名警员看到同伴陆续昏倒,及时逃跑,不然也会陷在里边。可即使如此,这名尽管出来后身体也变得非常虚弱。

一开始我们以为他是中毒,可送到医院检查,除了身体虚弱之外,没有任何异状。在此期间,我们又派了一名警员下去,穿上防化服,甚至连氧气瓶都带上,可依然没用,最后还是昏倒在墓穴里。

最后我们怀疑,他们可能是中了煞气。本来是准备叫向西回来,可她现在跟殷柔同志在国外,只能向你求助。”

“那四个盗墓贼呢”秦学兵早就猜到是煞气所为,但他现在最关心的是那四个盗墓贼。如果这四个盗墓贼都昏倒在墓穴里自然没什么关系,如果这四个盗墓贼能在墓穴里行动自如,那事情就会变得无比复杂、困难,甚至会与奇门挂钩。

s:五十九张月票,出乎意料,给力名单太多,没有显示的找不到,就不一一罗列,感谢。。

第二一四章:龙门古墓

更新时间:20121230:07:37本章字数:5088

第二一四章:龙门古墓

“不见踪影,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还在古墓里头。”白礼堂也很无奈,古墓虽然已经被封锁,但那四个盗墓贼只要还在墓穴里边,就没有人能够奈何他们。

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四个盗墓贼也昏迷在墓穴里。不过这些都需要秦学兵走进墓穴验证。

车子驶入军区,马上转乘,飞往洛城。飞机上,秦学兵拉着叶梓菁的手,龙凤戒指靠在一块:“连订婚都这么匆忙,看这是给闹的。”

“我是那么小气的女人吗”

叶梓菁抬起手腕,看着龙凤戒指,笑着说道:“反正你是被我套牢了。”

“老婆,不许抢我的台词。”

秦学兵每每听到这句话都感觉别扭:“等解决这件事,咱们别忙着回京城,先游览洛城古城,算是蜜月之旅。”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这就是洛城有着数千年文明史、建城史和建都史,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城指点江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也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

洛城。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城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

洛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洛城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共经历十三个建都朝代,累计建都史达千余年。洛城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东汉光武中兴、明章之治、西晋太康之治、北魏孝文改制、武周遗风在这里上演,历代帝王贵胄、文人骚客等均对洛城的都城地位有着极高评价。

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汉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城”;班固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唐太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韦应物说“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宋太祖曰“吾欲迁洛,以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司马光曰“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城”

如此璀璨的历史让洛城及其周边古墓纵横,帝王墓、王公墓、贵族墓不计其数。也正因如此,洛城成为全国盗墓贼最多,盗墓现象最严重的城市。

抵达洛城,秦学兵等人根本没时间进入老城区逛一圈,当务之急是赶紧赶到出事地点包欧阳战略等人救出来。

车子开出没多远,秦学兵突然喊停,下车眺望远方:“好雄壮的一条龙脉,难怪洛城能成为十三朝古都,这条龙脉居功至伟。”

闻言,白礼堂不由愣了一下,问道:“你不会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吧”

“我这是第一次来洛城,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秦学兵白了他一眼,这天下,他没去过的、不知道的地方多得是。

“龙门,也就是龙门石窟所在地。”

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这里两山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伊阙两岸分别是龙门山和香山。

龙门春秋时期就称“阙塞”或“伊阙”了。公元前239年,秦将白起在这里消灭韩魏联军24万,创下了以少胜多的“伊阙之战”的奇迹,这在史记秦本纪中写得很清楚。

东汉时,傅毅作赋,其中写道“因龙门以畅化,开伊阙以达聪”,终于出现了“龙门”二字不过“龙门”二字经过隋炀帝的“金口玉言”,才算确定下来。

据说隋炀帝欲建都洛阳,登邙山观察地形,南望伊阙,说道:“此非龙门耶自古何不建都于此”大臣苏威赶紧奉承道:“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这里风水好,有龙脉,但都不敢妄称此为龙门,就等着您来命名呢从此“龙门”的名字广为流传。

“等回来时,一定要畅游龙门。”秦学兵虽然没有来过龙门,但并非一无所知,小时候的课本上就有龙门石窟。

在龙门石窟对面的香山上还有一处白园,是大诗人白居易的葬身之地。白居易是这么形容龙门:洛城西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因而“龙门山色”很早被誉为洛城八大景之首。

“不用等回来时,我们现在就是要去龙门山。”白礼堂苦笑着。

“大哥,不,我叫你白大爷,你没跟我开玩笑”

秦学兵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等白礼堂点头,瞬间就苦笑了起来:“白大爷,龙门山是旅游区,首批5a旅游区,盗墓贼竟然能跑到里边盗墓,您不觉得这太神奇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