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2/2)
“这又是咋回事啊什么病”张母忙又问道。
“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才能治疗。”
“白血病,这病了不得啊,那找到适合的骨髓了吗”
“找到了,骨髓库里就有登记,可是我们联系到捐献者,她又不同意了,可把我妹妹急得,都快吃不下饭了。”
“咋能这样呢,都到骨髓库里登记了,怎么能出尔反尔呢”张母还不知道这是自家女儿,完全是以一个丈母娘的角色替秦学兵鸣不平。
“所以,手术只能先拖着啊。”秦学兵嘴上叹着气,心里差点没笑出来,不知道一会张母知道事情真相后会是什么表情。
“那你们得找上门去,跟人家好好商量,不管怎么说,救人要紧。”
张母正说着,外边传来张乔的生意:“爸妈,我回来了,今天都做什么好吃的。”
“你这孩子,一回家就大呼小叫,也不怕人笑话。”
张母埋怨了一句,可张乔走进门却愣了一下,自家没这位亲戚啊:“妈,他是”
这下张母愣住了,女儿不认识,那自己瞎忙活什么呢。
“张乔学姐你好,我叫秦学兵,现在在京大读大三,是你的学弟。”秦学兵站了起来,自我介绍道。
“哦,你好,请问你找我有事吗”张乔愣了一下,问道。
“学姐,是这样的,您还记得京城医院给你打的电话吧”
“你是那位病人的家属”张乔脸色微变,没想到对方竟然找上门来了。
“你们这是”张母越发闹不明白了。
“伯母,是这样的,张乔的骨髓跟我叔叔的骨髓吻合,我是来求你们帮帮我叔叔的。”秦学兵这才说出自己的目的。
“这”张母不知道该说什么呢,让女儿去捐骨髓她自然不愿意,可刚才又那么说了,这会再说拒绝,怎么也说不出口。
“不好意思,可能要让你白跑一趟了。”张乔犹豫了一下,不是她不想救人,可自家的苦只有自家知道。
“学姐,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且您也是知道的,其实抽骨髓病只是一个小手术,只要修养几天就能恢复。”
“不是这个问题,而是”
张乔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出自己的情况:“不是我不想帮,而是我现在的情况不允许。”
每个人都没有自己的难处,秦学兵完全能够理解,如果放在两个月前,他也会有这种顾虑:“学姐,这个好办,只要你能答应,我保证帮你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说着,秦学兵从兜里拿出一张赶过来之前办理的银行卡:“这张卡里有五百万,是给你术后恢复身体的。而且,我保证,不管手术成不成功,术后我都会再给你五百万。”说完,秦学兵又看了一眼外边的院子,寻思着怎么把那件瓷器也绕进来。
s:三更敲定月中了,求几张月票电垫底,不然数据太可怜了。
第一百零八章:玫瑰红瓷器下
更新时间:2012101712:57:36本章字数:4656
第一百零八章:玫瑰红瓷器下
第一百零八章:玫瑰红瓷器下
五百万,一千万,是什么概念哪怕是高级白领,忙活一辈子,也几乎不可能有这么一大笔积蓄。如果拥有这么大一笔钱,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买一套非常不错的房子,买一房不错的车子,这不正是很多人一辈子的追求吗
张乔怦然心动,如果有一千万就能买一套大房子,结婚买房都不是压力,父母晚年也可以更加轻松。而她所要付出的仅是一点骨髓,以及几乎不存在的风险。
张母张大嘴巴,那可不是一张卡片,而是一张存放着五百万的卡片,有了这笔钱,将来女儿出嫁,房车都给配齐了,那娘家人多有底气,就算找上门女婿也比较容易啊。
张父直直地看着银行卡,作为一名曾经的工人,现在的下岗工人,身上最多也就几万块钱,何曾想过有一天会拥有五百万所以,面对这笔钱,他无法不心动。
但在他的传统价值观里,做好事就要跟雷锋一样,哪能要钱呢可是难道就这样放弃唾手可得的财富,且是一笔一辈子都无法想象的财富。
如果秦学兵知道张父正处于金钱和道德的冲突中,肯定会拉着他老人家的手,说一段子贡赎人和子路受牛的故事。
子贡赎人于诸侯,讲的是鲁国有一条法令,明文规定:鲁国子民在其他诸侯国工作、生活期间,因各种原因而一贫如洗沦为奴婢者,其他鲁国人一经发现,有责任有义务筹集资金,将其赎买回来,恢复自由之身。
但鉴于赎买奴隶需要一大笔钱,个人承担无论是心理上还是财力上都有些勉为其难,于是鲁国法令进而规定:这笔钱先由个人垫付,开具发票,回到鲁国后再凭借发票到国家财务部门实报实销。
子贡是孔门弟子中最富有的,经商有方,生财有道,名下的财产多得连王公贵族都要嫉妒。有一次他出国做生意,恰好遇上一位鲁国共鸣在该国沦落撂倒,充当奴隶,作为圣人子弟的子贡马上升起恻隐之心,掏钱赎人,回国之后也没有拿票据去报销,而是要自己出这笔钱。
子贡这么做的动机无非有两点,一是他十分富有,富可敌国,达到与诸侯分庭对抗的程度,赎买奴隶的费用虽然不菲,但对于他这样能够进入“福布斯财富排行榜”的超款来说,无疑是九牛一毛,能不能报销都无所谓。
二是子贡出自圣人门下,受圣人之风熏陶出来的儒商,念及圣人老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圣训,准备做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秀人物,便自寻留下票据,减少国家负担。
可这事传到孔夫子那里,孔夫子却把子贡臭骂了一顿,说:你的所作所为彻底违背了国家立法的初衷,完全超越了人们所能接受的到的限度,让貌似正确的到的优越妨碍了问题的解决,在正义的假象下造成实质上的人道危机。
道理非常简单,你子贡的做法表面上十分完美,无懈可击,可实际上却脱离了正常的道德要求,使绝大多数人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效法子贡的做法,由个人承担费用,财力和觉悟都无法甘心,不免心痛个人的巨大损失;如果不效仿子贡,则会感觉自己处于道德的困境,生怕其他人指自己的脊梁骨说三道四,说人家子贡多伟大,他能做到,你为什么就做不到为什么那么看重钱财,不能做到无私奉献
这种道德的压力让人无法承受,也没有勇气直面,这就叫做“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而在这样的前提下,救人者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最可能的结果就是视而不见,导致更多的奴隶无法返回鲁国。
子路救溺而受牛则是一个对比鲜明的故事:子路外出,途径一条河道,发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