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1(1/2)
黄龙手下的人手虽然看似很守规矩,但难免会有些害群之马,海冬商业协会就算缺人手也不会去用他们凑合,不过有些地方却无所谓
“原来你打的这个主意看到老黄龙这次有难了”李华梅美目一转,露出了一丝笑容,眼前的这人虽然看似粗俗不过想出来的注意往往却能达到奇效。
黄龙年事已高自然不会再去搀和海上的事情,不过黄龙年纪也不小了,他可不是杨希恩50多了还能愿意在海上折腾,不过黄龙可是有不少子次,就连孙子辈都已经十好几岁了。
按照王海冬的说法,这些年轻人自然要多磨练一下,刚刚打下的东南亚港口不正是个好地方
如果嫌太远那也没事,过不了多久王海冬就算打算和李华梅合作平定倭国海盗,等到海冬商业协会的触角衍生到倭国,到时候专门在倭国做生意就行了只要有一段时间的缓和,看似让他们放松自由自在,可是以王海冬依靠发报机即时掌握情报的本事,到底是好是坏还不一样逃不出他的掌控
遇到些品性好的自然是收归帐下,品性不好的,放到东南亚让他们和那些土著和洋人玩去,只要不祸害东方百姓,其他的王海冬就管不着了。
只要说通了李华梅,其他事情自然就好搞定,回到杭州港后,王海冬也没闲着,处理了一下商业协会事物后便开始做起了订单买卖。
之前李华梅到东南亚时可是给王海冬带了不少定金,可问题是电报存在的时间越久,那些商业协会对于电报的功能也越是看重,更何况这次王海冬回来时,让李华梅直接改了新版本,没有了发报时间的限制,电报更是变成了那些手中富裕商业协会舰队配备的首选而且王海冬还有一招贼狠,更是直接触发了抢购收报机的浪潮,其实真要说起来也没什么,只不过王海冬想起了游戏中交易所的一项功能。
在港易所内只要花钱就能打听到所有港口的商业情报,一旦某地出现一件商品价格标高,而你所在的港口又正好是出产港口时,这跑商一次的利润足以抵上原来跑个两三次还赚得多可是王海冬所知道的,交易所虽然有价格信息,不过最少也是半个月的,如果真要购进了货物在跑去港易,时间又得耽搁上不少,所以这项功能也仅仅只是参考,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可是现在不同,因为发报量没有了限制,即时通信自然也就成了可能,王海冬出了个馊主意,在海上公共频道上,即时滚动发报几座港口内货物的出售和收购价。
而且这个发报连平常那些小批量的货物也不要放过,只要装备了收报机的舰队就算航行在海上,只要接近发报台30公里的距离,自然能够随时收到那些商品的价格消息,在合理的货物购进买卖之下,自然就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
“那这样岂不是让这些装备了发报机的商船垄断了市场那些买不起的小商船又怎么办”李华梅听到王海冬的话第一反应是这些小本买卖的利益。
毕竟长时间的经验告诉她,这些小商户的繁荣才能带动底层贸易的兴盛,如果一味把利益集中在大商业协会,这样反而没有发展的前途。
“你以为那些卖家真傻么船队收的到信息,难道商户得不到无非是把价格放到一个大家都有钱赚,但是却又不会赚的太多的程度,固然那些没有装备发报机的消息会慢上一些,不过在同等竞争上却是有利于市场发展的”王海冬说着便想到了自己的那个时代,底层消费品的价格是透明的,暴利往往存在于那些老百姓并不清楚的国有垄断之间罢了,不过自己的这种做法又何尝不是一种便向的信息垄断呢
202配装火枪
202配装火枪
“收报机126台,发报机7台,这念头有力人还真多,一听到能赚钱还真舍得下本”这份王海冬才刚拿到手的订单,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王海冬之前那笔交易的货物早就托李华梅带了回来,至于这次则是在王海冬的敛财主意下新货的订单。
如果换了过去,这比收入或许还能让某人兴奋一下,不过现在,凑足了一万神力后,王海冬反而有些懈怠。
这笔交易的总金额高达735点神力,王海冬的成本却只有133点,就这么一倒手就赚进600点神力,换成金币足有30万以上,恐怕也只有某个深谋远虑的小狐狸才会觉得不满意吧。
其实此次交易王海冬已经发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交易的宝物中已经不完全由那些鸡肋宝物构成,甚至主流宝物中的武器防具也已经出现了几件,虽然也都是些低神力的货色,但是想要购买通常也会有10左右的溢价空间。
“东方帝国境内的鸡肋宝物果然禁不起多次淘换,或许那些大家族手里还有些,不过自己这样大张旗鼓地收集神力,恐怕那些中大型商业协会都留了些后手吧”王海冬琢磨了几次李华梅对交易的态度就大致猜到了其中的情况。
就连和王海冬最为亲近的李华梅背后的李家都留下了后手,其他家族商业协会又怎么会不做准备
根据他最新得到的消息,最近东方帝国内的宝物交易可是热闹的很,原本只是偶尔开市做一次拍卖,现在却已经快变成了正规的市场流通,就连同业公会也划拉出了一块地方,作为宝物交易的场所。
王海冬回到杭州后到这座新成立的宝物交易中心也逛了几次,每次都看到有不少宝物在等待交易,甚至有些商业协会拿出些品质颇高的宝物,用来交换那些没太大用处的鸡肋宝物的情况出现。
而早期那些有些神力但价格偏低的宝物情况在同业公会内的交易所已经完全不见,所有的宝物最低价也是500金币的标准神力,恐怕在想要除非那些宝物持有人并不知道自己手中的物品是宝物才行了不过这对王海冬来说反而不是什么坏事,只要自己推出一些足以让东方商业协会动心的商品,自然就会有人把宝物送上门来,至于这些商品的造价和售价,自然就不足外人道也了
不管宝物市场如何发展,王海冬还是采用了不干预态度,反正只要有神力,他制造的科技宝物自然就能无限量地进行提供。
而且王海冬出售的物品全都保留了一定程度上的可更新能力,这算当上了一把制造商,未来大可用升级的噱头,让那些使用者们一次又一次挖空口袋来享用他们购买商品的“后续服务”。
王海冬一边在杭州整顿自己的新建队,一边心里却冒出了一个想法,从那些西方人船上海冬商业协会的水手搜出了不少式样的火枪。
这些火枪在王海冬看起来只能用几个字来形容,落后极其落后点火需要用火绳,虽然熟练的射手10秒钟就能填装完子弹,可是要用那复杂的支架支撑沉重的枪身随后再发射却足足再需要花掉20秒时间。
半分钟一发的发射速度,有效射程也不足百米,再加上不够精准的火药配方和火药残渣残留,这种火枪的效率可不是一般的低。
也只有这个时代的西方迟钝的重装骑士才会被这种火枪给赶下马来,无论是长弓还是劲弩遇到这种没有准度的火枪队可是占有了绝对的优势。
虽然问题多多,却挡不住让王海冬起了武装自己手下船队的想法,三无女的塑性能力极强,只要有足够质量的钢材,生产出足量的火枪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正好王海冬为了帮李华梅建造主舰,运来的不仅有生铁,还有用来制造桅杆特别挑选的钢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