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末行 > 分节阅读 333

分节阅读 333(1/2)

目录

就可以正式成亲了”

看到崇祯不容置疑的神情和期盼的神情,庞刚还能说什么呢,只好点头答应了下来

“好好”

凉亭里响起了崇祯高兴的笑声

“庞刚,来,今儿朕高兴,陪朕好好喝一杯”

这场就一直从酉时喝到了月上梢头,无论是庞刚还是崇祯都喝高了,庞刚很快就被随行的太监扶回了坤宁宫,而崇祯也是歪歪斜斜的回到了养心殿内

此时的养心殿内,周皇后、袁妃等人正在考校着朱慈烺、朱慈炯、朱媺娖等人的功课

看到崇祯回来,赶紧迎了上来,周皇后着急的说道:“诶呀,皇上怎么喝了这么多,翠儿,赶紧去煮醒酒汤,燕儿你们赶紧过来扶陛下坐下”

崇祯却摆着手道:“呵呵你们别别扶朕,朕今儿心里高兴”

崇祯一边斜坐在椅子上,一般大着舌头将今天已经把朱媺娖和庞刚婚期已经定下来之事告诉了众人

听完了崇祯的话后,众人反应不已,朱媺娖的俏脸上则是娇羞、欣喜、哀愁都呈现在脸上,周皇后则是一脸的舍不得,毕竟养了十多年的闺女就要嫁为他人妇,做母亲的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

看到周皇后的样子,崇祯摇头道道:“好了,妇道人家,这有什么舍不得的,媺娖与庞刚成亲后还不是在宫中吗你们娘俩想什么时候见面不行,至于这样吗”

“陛下说的也是,是臣妾多虑了”

听了崇祯的安慰,周皇后这才破涕为笑

第五百零二章洪承畴进京

更新时间:201341017:54:29本章字数:7594

李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在京城的家,贤惠的汤氏看到丈夫回来,赶紧让仆役准备热水,让丈夫好好的沐浴

李岩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立刻就有丫鬟将一杯热乎乎的香茗放在他旁边的桌上,李岩不假思索的端起茶杯刚刚入口立即就喷了出来

“噗”

前面顿时落了一地的茶水

李岩将茶杯放回桌上,不悦的问道:“怎么回事,怎么会这么烫”

而一旁那位将茶叶端过来的丫鬟早就吓得面无人色的跪在地上,连声自称有罪不已

“好了,相公你发什么火”倒是一旁的汤氏出言为丫鬟打抱不平,“夫君,你别怪下人,茶刚端上来自然是烫的,难不成相公你喜欢喝凉茶不成”

“唉”

李岩轻叹了口气,将茶杯轻轻放在了桌上对那名丫鬟笑了笑道:“好了,下去,方才是本官错怪你了”

待到丫鬟将地上收拾了好下去后,一直观察着李岩神色的汤氏这才小心问道:“夫君,为何你的神色如此恍惚,朝堂上难道出了什么事吗”

李岩轻叹了口气道:“倒也没什么事,只是今日下朝后皇上将为夫留了下来,问为夫愿不愿意去辽东督师,为夫心里很是犹豫呢”

沉默了一瞬间后,一声惊呼声在屋内回荡:“去辽东督师打鞑子”

紧接着汤氏立即快步走到李岩跟前急声道:“夫君,皇上怎么能派你去辽东呢你是堂堂的兵部尚书,不是带兵的武将”

汤氏出身大家,给人的印象向来就是温柔贤惠,说话也是细声细气的,可今天却是一反常态的用几乎是尖锐的声音询问丈夫

“夫人,没用的”李岩摇了摇头:“今日皇上已经同为夫仔细商议过了,皇上欲对鞑子动兵,但辽东众将原本就是前朝的屯兵重地,那些骄兵悍将却是极不好带

况且我朝立虽然能带兵的将领不少,但允文允武能独当一面的人却不多,皇上让为夫去辽东也算是矮个子里拔高个毕竟此次东征事关重大,若是能一举歼灭鞑子,我大华即可免受鞑子年年犯关之苦,也算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汤氏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可听丈夫虽然说得有理,但总是忍不住伤心泣声道:“妾身听闻,这两年鞑子已经老实了很多,已经没有侵犯我朝边界了呀,怎么皇上还要东征啊”

李岩脸色一沉带,“你一介妇道人家懂什么鞑子这两年为什么没有犯关,还不是因为前些年被陛下打怕了吗人家如今不是不敢犯关,而是他们正在养精蓄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还是会露出獠牙的陛下说的对咱们不能将自身的安全寄托在别人的仁慈上,打铁还要自身硬呢,何况一国安危呼”

听到夫婿坚定的口气汤氏就知道自己阻止不了夫君的远行,她侧身偷偷擦了一下眼角,轻声问道:“那夫君要几时出行啊”

李岩想了想答道,“估计怎么着也要一个月之后,陛下已经答应我,允许为夫带一个军团的士卒前往辽东,另外还要准备粮草、军械以及运往辽东的铠甲兵器等等东西,而这一切都需要从山东起运,这一切都是需要时间的况且陛下下个月就要大婚了作为臣子,为夫怎么着也要喝了陛下这杯喜酒才好出发啊,对了,娘子,皇上大婚咱们可是要送礼的届时的礼物可是要靠你挑选哦”为了宽慰娘子的心,李岩还特意用轻松的语气说了出来

汤氏听后心才稍稍放下心来,不是立刻去就好,至少自己和夫君可以多相处一个月作为一个受到华夏传统教育的妇道人家,汤氏心中考虑得最多的还是家庭夫婿就是她心中的天,她的地,她的一切不过她的心思很快就被李岩后面的那番话给吸引过去了

“对啊,皇上大婚,夫君你身为兵部尚书,坏死得带头送礼的,而且这礼物可不能太寒碜了,否则可是会让人看了笑话”

汤氏紧抓着手中的手绢,有些泛起愁来,皇上富有四海,就是送再多的金银珠宝人家也不一定能看得上,可自己夫婿身为当朝兵部尚书,送的礼物还不能掉价,还真是伤脑筋啊

不提汤氏在家里伤脑筋,就说现在全北京城的人差不多都知道皇上要大婚了,一时间各个买卖古董的商行那是行情看涨啊,同样一件字画或者器具,至少要比以往贵了五成,您还别嫌贵,就这还是看在熟人的份上

京畿外城西南角,有一个柳树胡同,里头有一家颇有档次的客栈,门口上的招牌上写着“好再来”三个大字,门口还站着一名头戴四方平定巾,肩膀上搭着一条白毛巾的店小二正对着往来的客人打招呼

由于这个客栈还兼顾着饭馆的功能,此时的天气已经到了正午,正是吃饭的点,许多客人在客栈的大堂里用餐,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名身穿淡蓝色长衫的男子,这名男子年约二十岁左右,面目清秀而又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质,右手拿着一把折扇,正慢悠悠的向客栈的门口走来,而在他的身后则紧跟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和一名面白无须的年轻人

只见这名男子慢悠悠的来到了客栈的门口,看到前面的“好再来”三个自后莞尔一笑道:“小德子,是不是这家客栈”

跟在身后的年轻赶紧低头轻声道:“启禀老爷,正是这家客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