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斩立决(2/2)
他不知道皇帝陛下究竟是什么心思,也不想再往深处琢磨。
他只知道,宇文郅这次永不翻身,宇文舒被立为王太子的日子,一定不远了。
从前他不满小幺和宇文氏兄弟有牵搭,如今却又有些庆幸,宇文舒真心爱慕小幺。
这种心思说出来显得太过龌龊,可人没有不为己虑的,说到底,宇文舒是外人,谢家人,才是他的一家人。
而就在谢泠离开朝阳殿半个时辰后,中书门下各出旨意一道,说来有意思,这两道旨意,由中书与门下分别明发,可意思,却是一样的。
其实结局不出宇文舒所料的,只是旨意发的太快,倒叫他有些意外。
宇文郅的王爵被废了,贬为庶人,交付有司去议罪论处。
多少知道内情的朝臣们想的明白,倘或他仍旧是个王,即便皇帝陛下下旨叫议罪,谁又敢真正要他死?
如今贬为庶人,父子情份就断了,这个儿子,皇帝陛下就不打算要了。
他谋逆,他贪墨,他教唆柳士璋拥兵自重,他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所有这一切,全都是大罪,加在一起,就更成了罪无可赦的。
等着宇文郅的,只有死路一条。
曾经这建康城中最嚣张跋扈的大殿下,曾经这上京之中最赫赫扬扬的晋王府,仅仅是两道圣旨,就注定了万劫不复。
宇文郅这一倒,王净之紧接着就上了折子,主动请罪,称自己多年来为宇文郅出谋划策,参与了谋逆案,皇帝陛下震怒之余,当即就下旨褫夺琅琊郡公的封赠,收押天牢,来年秋后问斩,另又将王氏的宗子王岐免出朝堂,这一辈子,都不得再踏足建康半步。
王家上上下下慌了心神,可王净之好似想的很开,皇帝留了余地,没把王氏一族赶尽杀绝,说起来,到了这时候,反倒要谢一谢陈郡谢氏了。
而至于晋王府从前的一众属官,也无一幸免,全都被收押等着问罪。
宇文拓在处置宇文郅的这件事情上,一点情面都没留,除了王家和柳家之外,其余的人,能杀则杀,罪行稍轻的,也是罢官永生不再录用。
建康城的这一场风波浩浩****,一直持续了半个多月,到了十二月初二,奉旨钦差的御史中丞胡逸谦,率一万禁军,押解着河东郡公柳士璋,回到了建康城。
之后御史台和廷尉府动作也很快,罪行是早清楚了的,况且在审宇文郅和王岐他们的时候,也大概都弄明白了,柳士璋即便想辩解,也无从开口。
所以到了十二月初五时,就定下了柳士璋大罪五条,同样判了个秋后问斩。
至于宇文郅……
御史台最终拟定出宇文郅的大罪一十三条,小罪二十一条,一共三十四条罪状,拟了个斩立决,归整成折,呈送皇帝陛下御览。
而宇文拓在接到奏折后,只是轻描淡写的扫了一回,便御笔朱批,写下了一个“准”字,把所有人最后的一点侥幸,全部浇灭了。
于是中书再发明旨,将庶人宇文郅三十四条罪状告天下知,判斩立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