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父母关怀若雨露(2/2)
“妈,您分得不公平。”齐益民夹一条最大的放到母亲碗里。
“别把规矩破了,难道做母亲的说了不算数?”。
“妈,您不是常说,对不公平的事要敢干抗争吗?”齐益民玩皮地扮了个鬼脸。
“好了,别说了。快吃,十三条鱼足有三斤多,够吃的。”
“益民,学习很辛苦,回来应该多吃一点。我做了准备的,让每个人吃个够。现在家里变好了,不比过去,吃的,穿的,都不要愁了。有了哪个不会吃,嘿嘿。”父亲大吃了一口。
“爹说得对,这些菜应当都吃掉。”
窗外,太阳快下山了,余光还在向大地挥洒,山地染得黄澄澄的。
一天烈日的暴晒,气温够热的了。围在桌旁吃饭菜,更是热上加热。齐益民脱掉衬衣,光着胳膊。再看看他父亲,脸上的汗水不断涌出,形成条条的水路,衣完全湿透了。
“妈,姐夫买的电扇不用?坏了?”
“天天吹,要电费。天气又不是顶热,熬熬就过去了。过去几千年不是同样过来了吗?再说,屋里坐着休息都要吹风扇,在烈日下干重活咋办?难道他们不热吗?”
母亲说的不无道理,齐益民对母亲的敬爱就是母亲的这种朴素节俭。
“是呀。”齐益民不得不这么说,“那些在田地里劳作的人,头上顶着火红的骄阳,汗如雨下,回来时像从水中浮出来,可从来没有享受电风扇的凉爽。他们只是用巴掌扇扇风,自我陶醉地说,手掌扇风好,随时可使用,不用电来带,不要力来拿。而那些坐在办公室里,开开会聊聊天学学文件的人,左手拿着桔子汁,右手夹着高档烟,头上是呼呼的大吊扇,面前摆着冰淇淋,反而总在抱怨鬼天气这么热,要是装上空调,三伏天不热,寒冬里不冷,四季如春,那才好!”
齐益民又稍为替换一个角度:“妈,您说得有道理。但如果在室内做某些事大汗淋漓,又有条件用风扇,那还是可以使用的。比如现在,看爹那个汗涔涔的样子,我看最好拿出来舒服舒服,爹在外面劳动了一天,在家里有条件应当凉快凉快。”
“益民,有条件享受,人人都会的,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节约这种精神千万不能丢的。好,我去拿。”
“不,妈。您吃饭吧,我去,这个我比您熟悉。”齐益民跨步去取,他知道母亲是大方的,在非常节约的前提下非常大方。
他利索地调好,“咔嚓”一按,舒服极了。
“妈,您过去一丁点一丁点儿节约,完全是为了我上大学。现在我毕业了,您辛苦了一辈子,也该轻轻松松过过日子了,这电费我出。”
“什么你出我出,节约还是不可缺少的,不是常说,‘家屋是省出来的。’能够省的都必须省下来。”母亲认真地说,“你毕业了,不要认为什么都好了,其实呀……”
“妈,您说得对,我会听您的。”他打断母亲,做一个孩提时代经常做的鬼脸:头一抬脸一扬口一张眼一睁……
“爹,妈,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别人家都翻造了新房,过上了小康生活,可我家一点变化也没有。我家这样穷,是为了供我上学读书,如果早就不读书,而去争钱,那我家也不会如此了。”
“益民,话可不能这样说,你们的成长成才,是家里的最大的变化,再没有比这更为可喜的了。”母亲微笑着奖赏了自己一条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