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担忧(2/2)
只是这类大多家中都不富裕,只能算得上是吃喝不愁,但距离大富大贵还有一截距离。
孙家和严家就不一样了。
孙家祖辈当年是北方的有名富商,后来搬迁到盛京,替儿子娶了媳妇才算彻底安了家,可延续几代人下来,人在变,财富却丝毫不减,更何况孙孝泉学业上十分出色,嫁过去以后吃喝不愁,地位还能有所指望。
而严家是严老太太的娘家,算是富甲一方,家中还有人在地方为官,她若是和严松年有了牵扯,就算严老太太想要发落她,也要考虑到娘家人的想法,不能肆意处置。
话又说回来,向孙孝泉靠拢,并不代表不能向严松年示好,更何况严松年住在晏家,‘近水楼台先得月’,若真让她抓住机会顺杆爬,这男女之间的事,谁又能真的说清楚呢?
不过这样的法子,就凭赵瑱这个姑娘家怕是想不出来的,估计是柳氏在背后支的招。
宋妈妈想到这里,还是打心底有些佩服柳氏与赵瑱,毕竟这样清白和名节都不要的豁出去的法子没几个人能有勇气去做。
说了半天的话,严老太太也累了,她手递给宋妈妈被扶起来。
“找个人留意她的举动,别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咱们还被蒙在鼓里,即便是为了晗儿和她的两个弟弟,我也决不允许有人败坏晏家的名声。”
*
自入夏起,一直到八月,直到孙家候老太太的中秋帖送来,才算打破了晏家这看似难得的清净。
晏远南近日多在外,偶是三五日空闲了才在家小半日,晏晗心里有疑惑,猜测是不是回纥扰境的缘故,驻扎城外的巡防大营似乎练兵练的更加频繁了。
但严老太太稳如泰山,她做孙女的也不敢多问,只听着老太太絮叨着中秋去孙家的事。
然而赴请的帖子还没回话,宫里的黄门就将皇后举办的中秋宫宴懿旨送了来。
孙婉宁来串门时闲聊说,往年的中秋宫宴皇后并不会邀请朝中官眷,今年破例是因为盛州关阳的沈家二姑娘来了。
“这沈二姑娘来头倒不小,还能让皇后娘娘为她破例。”孙婉宁吃了口糕见四下无人,凑近了才悄悄道,“不过她也有这个资本。我听祖母和娘说话,才晓得沈二姑娘这次上京明面上是替她祖母来拜会皇后,实际上来了就不会走了,再过两个月不就是皇宫内选了吗?这沈二姑娘就是内定的太子妃!”
晏晗也对这个沈家不太了解,所以听她说起这话,也是无比的惊讶。
京都的权贵官吏基本上各家都清楚,但这个盛州的沈家却是鲜少人知道,一个偏远地方的小姑娘能得到皇后娘娘明显的青睐,也难怪她的到来会引起所有人的瞩目。
似乎是满意晏晗的反应,孙婉宁忘记了祖母的叮嘱,悄咪咪地再压低声音:“晗姐姐这事我就跟你一个人说,你可千万别说出去!我只听说她的祖母是当今陛下的乳母,而且她的小叔叔早年还替陛下挡了一箭送了命,是有救命的恩情!不然选谁也落不到她头上去。”
这就说的通了。
一个有救命之恩的家族,只有倚靠旁支叔伯,没有直系,就算这位二姑娘将来做太子妃、乃至中宫,也不会有外戚之忧,这样一来也能解决皇帝多年的还报救命恩情,简直是一举两得。
皇宫夜宴,比起郡主府的赏花宴布置的还要精美绝伦,因为是夜宴,即使是从内宫门到皇后殿的路上也是挂满了花灯和烛火,将整条路都照的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皇后似乎很重视此次的夜宴,看样子几乎是将暖房里所有的花都搬放摆置在路边两侧,一路上烛火摇曳,花香四溢,有种漫步在花海的奇妙感。
晏晗敛了双目,只看脚下,跟在严老太太后头慢慢走着。
赵瑱则时不时望着宫灯和娇花,露出向往又陶醉的神情。
在跟着引路宫人进入大殿前,严老太太低声给两个姑娘传话:“这里不比郡主府,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万不可有任何差池,记住了吗?”
两个姑娘赶紧低声齐齐回了句‘是’。
皇后的大殿里灯火通明,宫人们在官眷来之前已经将所有的榻桌和瓜果吃食备好,空气中还散发着丝丝果酒的香气,使人闻起来就有心神愉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