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2/2)
《孤掌能鸣事件》有点《寄生兽》的影子,会被人误会是一种跟风或者借梗,但它其实是我大学产生的构思里仅有的几个留存至今的,也是我唯一曾讲给415的各位听的故事,那时候想得特别盛大,开篇首先是发现一个死者,自己把自己活活掐死,然后当他被放进停尸房时,手和脚竟自行断裂逃离……这个故事被命名为《背叛》,打算讲一个黑帮的覆灭,最后揭晓叛徒是“手脚”。当时415的人都听得叹为观止。然而多年后,国情已经发展到青春小说很难血腥猎奇的地步,于是处理成了如今的幻想小品。
在前几个故事里我留下了一点人名的线索,到了《指定封杀事件》,箱子就出场了。这个故事主要是用来丰满昔日《异色指甲事件》里的贞子老师和她男票的。我对许多“有戏“的配角乃至龙套都怀有拓展的**。这种写法同样符合之前说的“旁观加参与“。另外这一话的小标题都是民谣的歌词。我特别喜欢民谣。自己写的那个歌词也曾绞尽脑汁,想弄得更文艺装逼一点,后来觉得那就偏离了民谣的地气感,就这样吧。
《强制接力事件》源于以前写的一个微小说,讲一对好基友是接力赛搭档,后来一个要挂了,把棒子递给另一个,用他的身体活了下来……是个鬼故事呢。这个设定后来被处理成文末的一个细节,增加一点温暖。构思这个故事时,发现它还可以起到把415分舵召集回来的作用。我一向视这些“灵机一动“为天意,于是415又完整了。写这篇时正值《小说绘》去新马开笔会,为了不带任务上路,我连续熬夜,差点客死异乡。不过比起写青妙4时每个故事都在赶死线,今年已经好很多了。
《集体隐形事件》是又一个我偏爱的故事。它很符合青妙“把老梗玩出新花样”的精神。隐形在幻想小说里多半是某些人的独特功能,我就故意把它弄成全民福利,再幻想这么不方便的情况下,大家怎么生活和交往。这个故事有掉节操的潜力,直觉就该让烂操出场。至于后来发展出一灿和静静的玻璃糖,则是自《祸福与共事件》的死灰复燃吧,许多读者对静静非常有代入感和同情心,倒是众口一词地讨厌阿玲。阿玲好可怜!
《一家三车事件》的思路非常童话,既然动物和死物都能成精拟人,为什么车子不行呢?遂有了这个故事。我在大学里丢过自行车,这个可悲的经验也被运用了起来,最后那句“我以前也想过”其实自己写着有点感动的。
《分身有术事件》同样是旧瓶新酒系的成果,拔毛分身的梗太常见了,但只要能在毛上做做文章,就还大有可为。因为岩班长以毛茸茸闻名于世,所以这次让他当主角。其实青妙写到现在,超过六十个故事,即便是酱油也已经耳熟能详,适当赋予配角站在追光灯下的机会,也是两色大导演的责任。
《生命wifi事件》的设定源于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不能上网就要死要活,那不如就假设wifi对他们有着生命力的作用吧。这个故事旨在丰富一下老蜗。这家伙长期以来靠着冷漠的边缘感博得奇妙的存在感,有时我会想,他对415的感情真有那么深吗?所以就探讨一下。死神的暗线个人写得蛮嗨的。
《白色密道事件》作为连载版的结局,给了我很大压力。一来希望道具出人意料,那干脆把箱子本身变成道具;二来小猫和春菜的确在大三分了,这个“现实“该怎么体现在故事中?——就设计在了这里;三来我的烧脑魂熊熊燃起,功能死板的道具刚好可以发挥。话说写“不明觉厉”的故事其实不讨好,读者一时看不懂,好感会下降。但我还是觉得,如果一本书能让他们愿意多看几遍,就没有不懂的道理。我还是该为这样的读者放肆一把吧?
至于作为彩蛋只收录在你所捧着的这本书里的《明日英雄事件》就真是虐我千百遍了。我一再思考什么样的梗能够挑起结局的大梁。要有趣、感性和热血,要交代上一代415的伏笔,要能服务到日后的故事。真是太绞尽脑汁了。我从前世今生想到全员超能力,从灵魂互换想到武侠联盟(这个已经确定作为第六集的结局来写了,继糟蹋童话世界后,415开始把魔掌伸向武林……)……
后来我想,既然415不是柯南小新哆啦A梦那群反复在同一个时空打转的永远不会长大的人,那么他们总有一天会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娶妻生子的。未来会是怎样?大家会是怎样?这种幻想让我着迷又唏嘘。对所有人而言,这都是最实际的幻想。“明天”这两个字,同时可以涵盖沉重的现实与乐观的梦幻。而这也是全书最难写以至于拖了最久的一篇。写作期间我去了一趟大连签售,顺带着把半个辽宁玩了一遍。白天独自蹓跶,晚上找个没网的破旅馆构思。既然你已经看到了这里,就说明我终于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了。
什么都是会变的。不必失望,不必悲观。我们与那些不能承受的改变唯一达成妥协的契机,就是那些始终不会变的美好。在青妙系列里,那就是友情,凌驾于梦想和爱情之上。
我的大学只有三年。写作大学回忆录的时间却已经进入了第六年,比现实翻了一倍呢。即使这样,这段纸上的青春也正在迈向完结。任何故事都会有结局的。我想哪个时候,我一定会是最难过的吧。
就请你们陪我一起,迎接那个时候。